首先是法國政府增資標致雪鐵龍集團后形成的2∶1的決策局面。法國財長莫斯可維西和法國生產復蘇部長蒙特布爾發布的一份聯合聲明表示,法國政府將以“相同的比例和相同的條件”參與增資,增資后,出現了標致家族、東風汽車公司和法國政府三個等量股權的股東。而出于對本國利益的維護,在技術共享或公司未來發展決策上,或將形成“標致家族+法國政府VS東風汽車公司”的2∶1的局面,能不能引進某項技術或車型,東風汽車公司說了并不算。 其次,對標致雪鐵龍集團這樣有百余年歷史的汽車公司來說,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界定肯定嚴之又嚴,并非簡單的以14%的股比就能換來其某些核心技術。就以此前吉利汽車100%收購沃爾沃汽車為例,據說,當時光知識產權方面簽署的約束協議就不下幾千頁A4紙,其中涉及的內容包括:原來沃爾沃與福特間的技術合作協議繼續履行;吉利收購沃爾沃后,相關技術只能用在沃爾沃品牌,而不能用在吉利品牌上等。 再其次,法國輿論對標致雪鐵龍集團和法國政府的壓力,必然使得東風未來的動作更加困難。據報道,在法國當地,輿論并不看好東風收購標致雪鐵龍集團股權,認為東風缺乏國際化運作的經驗,對目前處于泥潭中的標致雪鐵龍集團除了資金并無實際上的幫助,它入股集團的目的是為“攫取核心技術”,這些說法都將進一步加強標致家族和法國政府對于東風汽車公司的“提防心”,使得未來雙方簽署技術轉讓等一攬子協議的難度加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真正的核心技術別人給不了。在汽車行業提到技術,總是和自主創新連在一起,因為真正的技術提升靠的是企業自身一代代不懈的投入和積累,靠引進可以解一時之渴,但絕不能長久為之。東風汽車公司想要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把合資公司所得的利潤投入到自主品牌的研發當中,把在合資公司成長起來的人才反哺到自主事業板塊,逐漸實現自己的技術積累和更新換代。 當然,如果撇開“技術共享”這一愿景,東風汽車公司入股東風雪鐵龍集團倒還有不少想象空間,比如增加了國際并購的經驗,為下一步“走出去”打下基礎;比如使得雙方在華合資公司神龍汽車公司的產品進入和更新換代速度加快,管理更有效;比如,推動東風汽車公司的國企改革,引入一些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章程;比如,未來可能獲得良好的投資分紅……(jiao點com)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