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近期成立的國企改革調研組和國資委、財政部、發改委、人社部等進行了多次討論研究,目前對于國有企業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已基本達成共識,最早將于2015年年初出臺。 “目前,大共識應該說已經達成,具體問題還要具體討論,方案遲遲未公布,也是因為要交換意見。”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國有企業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涉及的問題很復雜,包括資源、信息等的重新分配,因此需要綜合統籌兼顧考慮各方面意見。 不過也有國資系統的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考慮到方案的復雜性,如果明年年初無法正式出臺,其他輔助方案,可能會率先公開。 等待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的出臺并不代表國資改革停滯不前,在12月22日召開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國務院資產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張毅指出,國資委要帶頭自我改革、自我革命。并要求各級國資委勇于變革,以聚焦監管內容、調整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為重點,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授權一批,下放一批,收縮一批、移交一批。 李錦認為,這不僅意味著國資委職權的調整,亦意味著2015年國資改革將刮重組風,虛胖的央企將面臨一輪“大瘦身”,央企一定程度的存量資產會被重組壓縮,調整結構。據其透露,國資委日前新增起草了一個央企結構調整的方案,也將作為國企改革的配套方案予以公開。 國企功能界定方案已初步起草完成 在22日的會議上,對于外界關注度最高的國資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張毅著墨極少,僅透露目前頂層設計方案中涉及國資委的重點改革任務,已經制定了初步意見方案,國資委著手推進的“四項改革”試點也已在8家央企中有序展開。 他還表示國資委正著力推進央企規范董事會建設,總數達74家,同時為給國企改革掃清后續障礙,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分離移交“三供一業”試點范圍擴大,在多個省份取得了積極進展。 他亦批評部分央企與地方國資,對中央深化國企改革的要求理解不夠全面準確,推進改革的思路和措施有待進一步完善,且國資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還不夠,以管資本為主的要求還有明顯的差距。 “國資監管部門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國資委監管工作的改革不應是動其皮毛的修修補補,而必須是動其筋骨的大刀闊斧,有些方面甚至要脫胎換骨。”他說。 因而,2015年的國有企業改革工作將會更加具體而明確,張毅表示一是要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的功能,對不同類別國有企業,要明確其主要特點、發展目標、改革方向、分類推進改革調整,加強分類監管、分類考核。 事實上,之前對于公益保障類和商業競爭類國企的分類已基本達成共識,而對于特定功能類央企的劃分一直是分歧所在。 “因為特殊功能類比較敏感,同時具有多種功能,包括公益性和商業性。”李錦表示,部分類似于石油石化、電力、通訊領域的央企,既具有自然壟斷特征,又有公益型、競爭性,內部細分很難。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