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出口量還是從出口金額來說,我國已成為第一鋼鐵出口大國。今年我國鋼鐵貿易出現的這一重大變化,既反映了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成就,也暴露出鋼鐵業發展中令人擔憂的矛盾和問題,亟需出臺相關政策規范鋼鐵出口,并通過深化改革促進鋼鐵業轉型升級。 鋼鐵出口屢創新高 前三季度,我國共生產粗鋼6.18億噸、鋼材8.39億噸,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34%和5.02%,預計今年全年我國粗鋼產量將為8.26億噸。與粗鋼產量呈個位數增長的態勢不同,今年以來,我國鋼材出口增長異常迅猛。1到10月份鋼材出口累計達7390萬噸。2000年以來,我國鋼鐵出口量占世界鋼鐵出口總量的比重從4.8%上升到2004年和2005年的7%以上,去年上升到了15%以上,今年全年預計也將保持在15%以上。 目前我國鋼鐵產品出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國內鋼鐵產能過剩嚴重,國內需求基本停滯不前,市場出現需求缺口,我國鋼鐵企業不得不開辟新的國際市場;二是我國鋼材產品的競爭力提升,尤其是板材類產品出現了大部分進口替代;三是今年以來鋼廠產量過高,庫存增長,我國國內鋼材市場價格持續下跌,而歐洲、美國鋼材價格降幅較小。由于今年歐美經濟形勢出現了復蘇,對鋼材的需求量增加,美國、歐盟等對我國鋼材的需求明顯增加,同時新興經濟體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也拉動了我國鋼材的出口。 鋼材貿易條件惡化 目前我國對普鋼(指不含合金的碳素鋼)取消了出口退稅,螺紋鋼、普通線材等作為低附加值的建筑鋼材的出口關稅稅率為15%,而出口特殊合金鋼材產品則可以享有相應減稅的優惠政策,退稅率在5%—13%。近年來,部分出口企業在普鋼中加入硼元素,改頭換面成合金鋼產品出口,并由此獲取出口退稅。這種鋼鐵行業內部人人皆知的“潛規則”,遭受到了一些進口目的地國家的指責。 今年以來,我國鋼材出口平均單價逐月下降。前三季度鋼材進口均價每噸1246美元,而出口均價每噸783美元,進出口差價擴大到每噸463美元,連續9個月價差呈擴大趨勢。鋼材出口平均單價的下降,既有原材料成本下降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我國鋼鐵生產商在國際市場上往往以低價格出售某些鋼鐵產品。我國鋼鐵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低于進口產品。這種低出高進的鋼鐵產品結構,對我國資源環境造成了極大壓力。可以說,目前我國鋼鐵出口仍然呈現為規模大、利潤低、國際競爭力弱的特征,貿易條件相當不利。此外,各國鋼鐵企業和政府對我國鋼材出口的反傾銷力度日益加大。 調整鋼鐵產業政策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合金鋼的出口退稅產生的利潤大都被外商和中間商瓜分,我國鋼鐵生產企業獲得的利益分成很少。隨著我國鋼材出口量持續攀升,預計鋼鐵出口貿易摩擦后期還會繼續增加。因此,應對含硼合金鋼稅號進一步細分,增列稅號,為調整改變退稅政策做準備,同時也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反傾銷、反補貼的貿易糾紛。 去年我國粗鋼為7.79億噸,占全球粗鋼產量16.06億噸的48.5%。業內人士表示,鋼材出口雖然能夠部分緩解我國國內鋼鐵產能過剩壓力,但在我國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的情況下,不能放棄鋼鐵產業發展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的原則,鋼鐵工業不能走出口導向型的發展道路。目前國際鋼鐵業技術較先進的鋼廠噸鋼耗新水也在4噸左右,同時每生產一噸鋼要排放2立方米的二氧化碳。 我國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程度高達70%。如果今年我國鋼材出口量為8500萬噸左右,則僅鋼材出口量就超過去年印度全年的粗鋼產量(8120萬噸),也逼近去年美國的粗鋼產量(8690萬噸)。去年我國鋼鐵直接凈出口量為4680萬噸,再考慮到我國去年鋼鐵通過間接貿易的凈出口5670萬噸,去年我國鋼鐵凈出口則高達1.03億噸。出口鋼材就等于出口資源和原材料,也等于出口潔凈的空氣,我國成為全球鋼鐵第一出口大國得不償失。 業內專家紛紛表示,由于全球范圍內鋼鐵均處于產能過剩狀態,各國鋼鐵企業在鋼鐵貿易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想依靠出口的方式化解鋼鐵產能過剩并不是長久之計。”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