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3年第三批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共涉及煉鋼、焦炭、鐵合金、電石、鉛蓄電池等14個行業58家企業,至此今年淘汰落后產能名單公告完畢。 工信部要求,有關省(區、市)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在2013年12月底前,徹底拆除列入公告名單內企業的落后產能,并不得向其他地區轉移。 當前,隨著我國大氣污染形勢日趨嚴峻,淘汰落后產能任務更加緊迫。從工信部近年來逐年公布的淘汰落后產能名單來看,2010年、2011年各公布了一批,2012年公布了兩批,而今年則公布了三批企業名單,充分說明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力度正在不斷增強、增大。 控制增量 調減存量 某種程度上講,落后產能與大氣污染程度緊密相關。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資深環保專家王志軒曾多次表示,控制當前大氣污染狀況最根本也是最關鍵的環節,就在于工業領域,抓好大氣污染治理要從工業的落后產能入手。 近日,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其中就對淘汰落后產能提出了明確要求。包括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壓縮過剩產能,以及堅決停建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違規在建項目等。未來我國將進一步提高環保、能耗、安全、質量等標準,分區域明確落后產能淘汰任務,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根據《計劃》,今后我國將對布局分散、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小型工業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制定綜合整改方案,實施分類治理。相關部門將會按照要求,采取經濟、技術、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前一年完成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21個重點行業的“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 2015年再淘汰煉鐵1500萬噸、煉鋼1500萬噸、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億噸、平板玻璃2000萬重量箱。對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務的地區,嚴格控制國家安排的投資項目,暫停對該地區重點行業建設項目辦理審批、核準和備案手續。2016年、2017年,各地區要制定范圍更寬、標準更高的落后產能淘汰政策,再淘汰一批落后產能。同時,相關部門將加大環保、能耗、安全執法處罰力度,在地方上,則是堅決遏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