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產能過剩,兼并重組不失為一條捷徑,這也是“整合一批”的主要路徑。“要引導優勢企業發揮帶頭作用,通過‘合并同類項’的方式,提高鋼鐵企業和重要鋼材品種的集中度。”李新創說,最終目標是實現有序競爭,通過專業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對于目前鋼鐵業兼并重組成本高、融資手段單一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建議,應盡快改善企業兼并重組政策環境,如實施稅收優惠、設立企業并購基金,開發相關金融信貸產品等。 化解過剩,還必須“淘汰一批”。根據《指導意見》,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目標基礎上,2015年底前再淘汰煉鐵1500萬噸、煉鋼1500萬噸;“十三五”期間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和環境承載力,加快淘汰一批落后產能。 根據《指導意見》,經過五年努力,鋼鐵行業產能規模基本合理,發展質量明顯改善,初步建立淘汰落后的長效機制。 分業施策 《指導意見》首次提出了分業施策的理念,即根據行業特點,有選擇、有側重、有針對性的化解過剩產能。對于鋼鐵行業而言,要重點推動山東、河北、遼寧、江蘇、山西、江西等地區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整合分散鋼鐵產能,推動城市鋼廠搬遷,優化產業布局,壓縮鋼鐵產能總量8000萬噸以上。 “考慮到化解鋼鐵產能過剩影響因素較多,涉及面較廣,需要落實相應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為慎重起見,我們提出全國范圍內壓縮鋼鐵產能總量8000萬噸以上的工作任務。”上述工信部負責人解釋說,其中,山東、河北兩省條件較為成熟,山東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方案已經國務院批復同意;河北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方案正在研究辦理。根據方案內容,兩省經過結構調整后共計壓縮鋼鐵產能總量約8000萬噸;此外,遼寧、江蘇、山西、江西等省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實施方案,將結合這次化解產能過剩工作予以推進實施。 根據鋼鐵行業自身特點,除了因地制宜的化解過剩,還要逐步提高鋼材產品標準,修訂完善鋼材使用設計規范。例如,在建筑結構縱向受力鋼筋中全面推廣應用400兆帕及以上強度高強鋼筋,替代335兆帕熱軋帶肋鋼筋等低品質鋼材。根據《指導意見》,未來幾年我國還將重點在船舶、電工用鋼等領域大力推廣高性能鋼鐵材料,選擇重點行業推廣應用高性能電工用鋼、高強度耐腐蝕船舶用鋼等高品質鋼材。
“通過提高鋼材生產和應用標準,不僅可以促進量大面廣的鋼筋產品升級換代,而且能夠使不具備生產能力的落后產能退出市場。”一位業內專家表示。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