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全球最大數控鈑金機床和工業激光器生產商之一的德國通快集團與江蘇金方圓數控機床有限公司在揚州舉行合資簽約儀式,通快集團獲得金方圓約72%的股權,這標志著簽約雙方已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在揚州機床業界,金方圓一直以來是標桿性企業,因其科技創新能力強、人均貢獻率高被喻為中國機床行業的“隱形冠軍”。而在早些時候,關于德國通快集團控股金方圓的消息不脛而走,各種議論層出不窮。那么,是什么原因促成了這一起“強強聯手”?我們又如何看待金方圓邁出的這“驚人一步”? 金方圓為什么與通快合資? 據消息報道,這場合資始于2010年6月的第一次接觸。金方圓董事長宓仲業介紹,2011年,金方圓營業收入達到8億元,但因為2012年國內機床市場遭遇困境,銷售低迷,金方圓2012年營收減少至6億元。截至目前,金方圓營收增長達到10%左右,高于當前國內機床市場的整體增幅。 “我們一直想在數控和工業激光器生產領域尋找新突破。”宓仲業說,他搞了44年的機床研制,對中國機床制造業行情最了解,既看到了這么多年中國企業的努力,也看到了與國外特別是以精密、嚴謹制造著稱的德國企業的差距。 另一個原因也讓宓仲業這位專家級老總萌生合資意愿。“激光技術是繼折彎機、剪板機、數控沖床之后新技術產品,而通快是這一領域的全球市場領導者。合資后,通快專家將駐金方圓進行技術指導,支持金方圓技術革新,也有助于中國機床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通快全資收購為啥變成72%控股? 早在兩年前,有消息報道通快將“全資收購”金方圓。18日,合資方式揭開謎底:通快獲得金方圓約72%的多數股權。 通快集團董事會主席尼古拉·萊賓格·開米勒說:“72%的股比是最理想的模式。我們想讓金方圓原股東們繼續持有28%的股權,目的就是保留金方圓,因為它是中國機床業的優質品牌。” 宓仲業說,這種股權配比是經過充分考慮的。通快集團從產業鏈整合的角度控股金方圓,有助于它從高端市場切入數控板材加工中端市場。今后,通快和金方圓將保持“雙品牌”戰略,保持金方圓原有的經營特色。 “我們不想全資收購,金方圓在中國知名度很高,戰略理念與通快相通,具有對員工極強的責任感,還有決心保持自身持續的進步與提高。金方圓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強強聯手,才是最好的選擇。”開米勒說,無論怎么說,我們沒有理由改變它。 業內專家怎么看? 通快與金方圓談判歷經兩年多,終于塵埃落定了。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會長陳惠仁表示:“協會很支持雙方合作,有助于推動揚州數控機床產業進一步升級,對中、德兩國機床業來說,是合作發展的又一例證。” 據介紹,通快中國公司2011年業務增長超過了100%,營業收入達到15億元人民幣,中國成為了通快集團全球第三大市場。昨天,開米勒女士強調了通快中國戰略的核心:“我們是一家具有近百年歷史的家族企業,通快希望在中國建立長久合作關系。” 專家認為,通快對中國制造業市場的認識體現了德國中小企業在華投資戰略的轉變:德國企業家逐步淡化中國“世界工廠”的角色,更愿意將中國戰略作為德國企業全球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通過共享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互補來實現戰略雙贏。 被控股后的金方圓怎么運營? “通快控股后,金方圓仍然擁有獨立的名稱、品牌和運營模式。”宓仲業說,社會不必擔心金方圓品牌的喪失。機床產品不同于輕工業產品,技術含量非常高。 “中國機床業不能‘低頭看腳’,更要‘抬頭看天’,才能夠壯大自己的實力。否則,永遠不可能有重大技術上的突破。”宓仲業說。 由于通快集團在工業用激光及激光系統領域是技術及市場的全球領導者,并在高端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對于此次合資,宓仲業向本報記者表示:“合資合作后,金方圓將受益于通快集團在全球已建立起的市場地位,并有利于學習通快集團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