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章丘市近年來通過政策引導和產業扶持,促進民營鑄鍛企業轉型升級,讓眾多民營企業走上了良性發展之路,已成為提升章丘鑄鍛產業競爭力的生力軍。目前,該市民營鑄鍛企業已發展到上百家,產量占全市鑄造企業年總產量的65%。 章丘市,素有中國“鐵匠之鄉”的美譽,鑄造產業歷史悠久。但由于小而雜,生產管理比較粗放,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章丘這一傳統支柱產業的發展就陷入了困境。全市鑄鍛企業最多時曾有1000多家,但年銷售收入過千萬元的企業寥寥無幾。 為改變這一局面,將傳統鑄鍛產業做大做強,章丘市在政策、資金等方面予以傾斜扶持,大力提升鑄造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提升鑄造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章丘市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鑄鍛行業企業調整轉型的意見》、《關于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加大對鑄鍛行業的財稅政策扶持。市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作為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貸款貼息、擔保補助、服務體系建設。 為支持鑄鍛企業引進關鍵技術,采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進生產工藝,該市對采用以上措施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加30%、利稅同比增加30%以上的鑄鍛企業,新增稅金地方留成部分的20%獎勵企業用于自主創新與技術改造;鼓勵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做多種金融產品,明確各金融機構當年對中小企業的新增貸款,比上年的增長幅度要不低于30%。 為支持傳統鑄鍛企業發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業等新興產業,章丘市還對鑄鍛企業轉型新興產業建設項目實行鼓勵政策,對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一次性給予投資額1%的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并優先給予項目立項、備案和用地、規劃等支持。 同時,為降低資源和能源消耗,章丘市實行鑄鍛行業準入制度,優先支持使用先進節能技術工藝和采用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用能企業發展,“有舍有得”地淘汰部分工藝落后企業。目前,章丘市鑄造企業中已通過或正在申請ISO9000認證的企業超過70家,其中重汽鑄造、匯豐鑄造等主導企業通過了ISO14000認證。過去臟亂差的廠房環境,如今很多轉變為清潔有序、明亮寬敞的現代化生產線。 截至2011年底,章丘市鑄鍛企業已發展到724家,鑄鍛件生產能力達11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25億元,利稅13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104家,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總數的四分之一;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有80多家,形成了一批主業突出、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龍頭骨干企業。 在快速發展中,民營企業撐起了章丘市鑄鍛行業的“半邊天”。目前,該市民營鑄鍛企業已發展到上百家,產量占全市鑄造企業年總產量的65%。與此同時,產業專、精、特優勢漸顯,產品結構由過去以生產中低端產品為主,轉向生產精密機械配件等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 同時,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還直接帶動了就業增長。目前,章丘市鑄鍛行業從業人員達到2萬多人,并集中分布在一些工業園區和鄉鎮,形成“集群式”發展態勢,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鑄鍛產業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