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鍛造行業近年來人工成本逐漸下降,能耗指標也在降低,且擁有了精密復雜冷溫鍛生產工藝技術,不乏有讓人自豪的地方,但在中國鍛壓協會秘書長張金看來,還有更多值得擔憂和警醒的地方。
在前不久召開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鍛造會議暨2012全國鍛造企業廠長會議上,在發布行業經濟技術指標之余,張金提醒說,鍛造企業還應緊盯國家的產業政策。 人均生產率上升 為了更加清晰地展示行業的發展現狀,張金提供了一些經濟指標,“這些指標已被美國、歐洲用來衡量鍛造產業的發展! 其一是相較2010年,2011年我國自由鍛行業的人均勞動生產率有所上升。 在張金看來,衡量一個鍛造企業的好壞有三個重要指標。第一個是人均勞動生產率,若達不到一定的人均銷售額,企業賺錢就比較困難;第二個指標是利潤率;第三個是鍛工每小時的鍛件產量,而該指標不僅僅反映了勞動強度,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設備和技術的水平。 “我們搞鍛造廠的,每年都應測算一下企業的這幾個指標,看看企業發展到了什么程度,可以不與別人比,但一定要與自己比較一下。”他提醒說。 其二,最近幾年,鍛造行業的人工成本在整個銷售額中所占的比例逐漸下降,即盡管員工工資在增加,但整個產業中人員工資所占總成本的比例還是下降的。 “由于我們最關注人,所以一直感覺人工成本增加了,但實際上,很多其它不在意的成本吃了我們不少利潤,比如價格的惡性競爭。”張金表示,與很多年前相比,我國的鍛件價格幾乎沒有太大變化,在某些情況下甚至下降了。 其三,行業的能耗指標這幾年也有所下降。 由于金融危機之前所有的能源價格都在上漲,所以2007年、2008年鍛造行業的能耗指標比較大!皩嶋H上自由鍛的能耗一直在下降,但2011年又有所上升。”張金解釋說,主要原因是開工不足!澳苓B續兩班倒的話能耗自然下降,而一班倒能耗也自然會上升,自由鍛最好還是連續生產——加熱爐一旦冷下來,再把溫度升上去,能源消耗非常大。” 此外,目前中國鍛造企業的平均規模還比較小,幾乎沒有能與世界上大的鍛造集團相抗衡的鍛造企業。 張金介紹說,除了一重、二重、上重等大型自由鍛企業,“在我國,鍛造銷售額達到10億元是很不容易的,到15億元就更是天文數字了;而模鍛企業就更小了。國際上銷售額達到3億~4億歐元的模鍛企業很多,但中國還很少! 他分析說,一來,我國的絕大多數鍛件產品都處于中低端水平,技術含量比較低,再加上業內的低價競爭,一般企業的銷售額就很難上去。
二來,由于鍛造涉及面較廣,很多鍛造企業經常是什么鍛件都做,缺乏工藝專業化的概念,同時對綠色鍛造產業的認識不足,產業集群建設做得也不太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