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中國國際金屬成形展覽會新聞發布會召開。在答記者問階段,中國鍛壓協會張金秘書長就裝備智商、神工獎、展覽會的亮點、協會工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一、裝備智商的指數,從哪些方面來評價? 裝備智商是個比較新的概念,從彩電等家電行業開始。中國鍛壓協會經過將近兩年時間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體系。鍛壓裝備智商評價,我們選了6種產品,目前對鍛壓裝備的評價涉及4個方面的功能: 1、自檢功能,即通常所說的控制系統方面,包括故障診斷控制在內的功能閉環控制。控制系統有力量控制、能量控制、精度控制、速度控制等,這些控制都涉及到信息化。產品的控制系統越精確,其裝備智商就越高。如生產過程中,需要3Kj的能量,設備運行的時候,就要達到3Kj,如果達不到或相差太大,設備生產出來的產品就不穩定了。這是一個精確控制的例子。 2、使用方便,即通常所說的“傻瓜型”。如很多照相機,是“傻瓜型”的,其智商就很高。對一個鍛壓線來說,它也需要使用方便。比如輸入簡單的參數,就能實現很好的動作,這也是衡量鍛壓裝備智商的一個標準。在滿足使用性能、作用的前提下,設備操作越簡單,越容易使用,則其智商就越高。 3、可靠性。可靠性涉及到很多系統,如傳動系統、潤滑系統、動力系統等等,不同系統的可靠性通過信息化的控制來隨時監測。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鍛壓裝備的集中潤滑,可以實現及時潤滑,隨時對潤滑進行監測和潤滑,這是可靠性保證的一個例子。 4、效率,即設備是否適合生產使用。如果一套設備很精密、很精確,但不符合生產中的需要,這也是不合適的。因此,設備至少要解決適用性的問題,也就是通過信息化的處理,實現柔性化生產。 以上是主要的4個方面的指標評價。當然還有一些其它的指標,但不會成為鍛壓設備的主要指標。另外,對于6套鍛壓設備,因其結構、特點、性能的不同,每套設備的信息化指標內容和權重就不同,因設備而異。 二、鍛件、沖壓件和鈑金件神工獎有什么特點? 神工獎,從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評選,已經舉辦了6屆。神工獎的評選,不是全行業產品的評選,而是展品評選,也就是只有參加展會的展品才能參加評選。展品評選有嚴格的評選制度,并由專家組完成評選。評選不是橫向比較評選,而是根據其生產技術含量、技術指標等進行評價,符合一定標準和要求時就能被定義為某種級別。另外,評選也參考企業質量的情況,通過企業報送圖紙、工藝等來考察企業的素質,這也是能獲獎的重要因素之一。神工獎分為兩個級別,一個是“優質獎”,另一個是“表揚獎”。依據以上的情況,同一類產品,可能兩個產品同時會同時獲得同一級別的獎。 三、2012年展覽會與往屆有什么亮點? 首先的亮點是展出的設備和技術有亮點,這些亮點主要圍繞“綠色和智能”展開,如本屆展會展出有大量的伺服壓機、光纖切割等,這里不再展開。本次展會的組織或非技術亮點有如下幾個: 1、企業信用評價授牌。信用評價是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這一活動將推動行業的信用建設,為規范市場、建立誠信市場做出貢獻。這是中國鍛壓協會首次在展覽會期間舉辦,對于推廣信用評價工作、引導行業誠信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裝備智商理念的推出。宣傳和推廣裝備智商理念是本屆展會的亮點,通過本次展會的大力宣傳,一定會對裝備智商在行業中的應用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3、新設備新技術發布,為展商及技術人員上臺發布新產品、新技術提供方便。本屆展會的新聞發布平臺,比上一屆更加成熟。600多平方米的采購商交流、信息發布互動中心和科研與生產結合的推動活動必將為展會添加新彩。 四、協會做了哪些工作,幫助企業扭轉目前不景氣的狀況? 1、鼓勵關停并轉,積極引導升級轉型。實際上,目前虧損或經營情況不好的企業,主要是低檔次重復建設較多。低檔次是指制造產品的水平和能力處于低檔次。這類企業要走出困境只有通過兼并、重組、關停來實現,也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升級轉型。 2、積極推動開拓新的國際市場。現在,中國鍛壓產品的性能和產能,很多適合南美、印度、泰國等非發達國家,中國鍛壓協會從年初就制訂了這樣的戰略,為此專門成立了機構,協助企業開拓新的市場。 3、引導企業重視人才的培養,提高人均勞動生產率,以此改善企業目前的艱難狀態。重視人才的培養,是中國鍛壓協會非常重視的一項工作。企業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和企業家觀念的更新,無論是人才培養還是觀念更新,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提高人均勞動生產率。 4、積極向國家呼吁對有前途的企業給予優惠待遇。優惠待遇不僅是財稅政策,一些項目、貸款的扶持,也很重要。中國鍛壓協會非常積極地與各級政府部門溝通和反映情況,尋求和探討發展之路。 5、積極推動行業間的交流。越是困難的時刻,行業協會越要組織企業去討論和研究,加強交流,這樣企業家會認清潮流,提升士氣。所以,今年中國鍛壓協會的活動,比往年增加了1/3,更加注重行業間的交流是當下的重要舉措。 6、推動企業家不停止地解放思想。越困難的時期,企業家越要解放思想,越要注重企業的文化建設,越要找到堅持的動力和思路,堅持和改革并舉才是出路。 當然,中國鍛壓協會也還做了許多其它工作,但無論如何中國鍛壓協會都是圍繞企業的發展和進步在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