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壓文獻列表
GB/T 25135—2010 鍛造工藝質量控制規范標準
關鍵詞:鍛造,工藝,質量,控制,規范,標準
摘 要:
本標準由全國鍛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74)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一汽巴勒特鍛造(長春)有限公司、北京機電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徐長偉、陸東元、金紅。
GB/T 24171.1—2009/ISO 12004-1:2008 金屬材料 薄板和薄帶成形極限曲線的測定 第一部分:沖壓車間成形極限圖的測量及應用標準
關鍵詞:金屬,材料,薄板,薄帶,成形,極限,曲線,沖壓車間,極限圖,測量,應用,標準
摘 要:
本部分為GB/T24171的第1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國際標準⒙O1200⒋ 1:⒛ 08《金屬材料 薄板和薄帶 成形極限曲線的測定 第1部分:沖壓車間成形極限圖的測量及應用》(英文版)。
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修改:o “本國際標準”一詞改為“本部分”
GB/T 22131—2008 筒形鍛件內表面超聲波檢測方法標準
關鍵詞:筒形,鍛件,內表面,超聲波,檢測,方法,標準
摘 要:
本標準修改采用ASTM A 939—2007《筒形鍛件內表面超聲波檢測方法》(英文版)。
為了便于使用,本標準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將題目中的“標準實施規程”改為“方法”;—將“本規程”改為“本標準”;—尺寸的計量單位選用“mm”,故刪除 ASTM A 939—2007中的1.4,并將1.5改為1.4;
GB/T 20911—2007 鍛造用半成品尺寸、形狀和質量公差標準
關鍵詞:鍛造,半成品,尺寸,形狀,質量,公差,標準
摘 要:
本標準等同采用BS EN 10031:2003《鍛造用半成品尺寸、形狀和質量公差》(英文版)。
本標準等同翻譯BS EN 10031:2003,為便于使用,本標準作了下列編輯性修改:——“本歐洲標準”一詞改為“本標準”;
GB/T 16743—2010 沖裁間隙標準
關鍵詞:沖裁,間隙,標準
摘 要:
本標準代替GB/T16743—1997《沖裁間隙》。
本標準與GB/T16743—1997相比,主要變化如下:——將沖裁類別作了進一步細分,放寬了沖裁間隙選擇值;——規定了生產中常用沖裁間隙的取值范圍;
GB/T 15825.8—2008 金屬薄板成形性能與試驗方法 第8部分:成形極限圖(FLD)測定指南標準
關鍵詞:金屬,薄板,成形,性能,試驗,方法,極限圖(FLD),測定,指南,標準
摘 要:
本部分代替GB/T15825.8—1995《金屬薄板成形性能與試驗方法 成形極限圖(FLD)試驗》。
本部分與GB/T15825.8—1995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增加了“目次”和“前言”;—— 將1的標題修改為“范圍”;—— 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ISo12004:1997和So/TR14936:1998;
GB/T 15825.7—2008 金屬薄板成形性能與試驗方法 第7部分:凸耳試驗標準
關鍵詞:金屬,薄板,成形,性能,試驗,方法,凸耳,標準
摘 要:
本部分代替GB/T15825.7—1995《金屬薄板成形性能與試驗方法 凸耳試驗》。
本部分與GB/T15825.7—1995相比,主要變化如下:——增加了“前言”;——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4340.1;——正文參考ISO11531:1994《金屬材料 凸耳試驗》(英文版)的內容,將原標準中的部分試驗規定作為本部分的附錄A;
GB/T 15825.2—2008 金屬薄板成形性能與試驗方法 第2部分:通用試驗規程標準
關鍵詞:金屬,薄板,成形,性能,試驗,方法,通用,規程,標準,
摘 要:
本部分代替GB/T15825.2—1995《金屬薄板成形性能與試驗方法 通用試驗規程》。
本部分與GB/T15825.2—1995相比,主要變化如下:——增加了“前言”;——修改了2.1的條文;—— 在3.2.2中,增加了“線切割等方法”和“砂紙或油石打磨”
GB/T 15055—2007 沖壓件未注公差尺寸極限偏差標準
關鍵詞:沖壓件,未注公差,尺寸,極限,偏差,標準,
摘 要:
本標準代替GB/T15055—1994《沖壓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
本標準參照GB/T13914—2002《沖壓件尺寸公差》、GB/T13915—2002《沖壓件角度公差》和GB/T1804—2000《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線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的部分內容,調整了部分公差,增加了術語和定義,并作了編輯性修改。
GB/T 13916—2013 沖壓件形狀和位置未注公差標準
關鍵詞:沖壓件,形狀,位置,未注公差,標準,
摘 要: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代替 GB/T 13916-2002《沖壓件形狀和位置未注公差》,與 GB/ T 13916一2002 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一一修改了標準名稱的英文翻譯(見封面,2002 年版的封面);
一一修改了公差等級(見第 2 章,2002 年版的第 2 章) ;
一一修改了圖形標注(見 3. 2 中圖 2,2002 年版的圖 2) ;
一一修改了圓柱度未注公差(見 3. 4,2002 年版的 3. 4);
一一修改了平行度未注公差(見 3. 5,2002 年版的 3. 5);
一一刪除了一組公差數值(見 2002 年版的 3. 1公差等級5) ;
一一增加了采用本標準的表示方法(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