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汽車采訪 沒有發布會,也沒有新產品上市,更沒有聲勢浩大的品牌之夜。今年的廣州國際汽車展上,大眾汽車略顯“低調”。但是,這個全球汽車巨頭,仍然時刻緊盯著全球最熱鬧,發展最迅速的中國市場的變化。 “中國市場中,品牌相當之多,新品牌還在不斷涌現,這也說明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今后也將繼續這樣的態勢。”在11月17日車展開幕當天,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孟俠(Stefan Mecha)在大眾汽車展臺接受鳳凰網汽車采訪時表示。 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孟俠(Stefan Mecha) 對比人流逐漸減少的歐洲和美國國際大型車展,置身廣州國際車展的孟俠,切身感受到中國汽車市場的火熱,中國汽車消費的勃勃生機。 但是,面對電動化、智能化高度滲透的中國汽車市場,孟俠和大眾汽車也略感壓力。因為,中國本土車企的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 “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接近40%,2025年預計會達到50%左右。”孟俠表示,“中國的轉型非常快速,市場節奏相當迅猛,這也促使大眾汽車加快步伐。” 作為年銷千萬輛級,在中國深耕40多年,長期位居中國汽車第一大品牌的大眾,在這場轉型之戰中,明顯比其它車企承載著更多歷史包袱和阻力。面對由中國本土車企帶動起的這場電動和智能化盛宴,這頭“大象”是否已經掉隊?未來將怎樣趕上快節奏的中國汽車市場? 穩站燃油車市場 持續加碼電動智能攻勢 大眾汽車對產業變革的方向,其實早有預測并開始行動。早在2017年,大眾汽車開始在中國市場布局生產純電動產品的MEB電動化平臺。但是,真正得到中國消費者認可的時間則是今年。 今年7月,大眾ID.3率先開啟ID.家族的降價促銷。調價當月,ID.3單月銷量首次突破萬輛,交付了10296輛,環比上月增長約3.7倍。“ID.3是中國銷量最好的純電動車之一,單月銷量已逐步攀升到約12,000輛。”孟俠說到。在其看來,成本下降之后,ID.3售價的調整吸引到更多中國消費者購買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緊隨其后,ID.4和ID.6在南北大眾的也進行降價銷售的策略。很明顯,ID.家族價格的下調,是受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價格戰的影響。 “現在市面上的車型非常之多,價格也越來越有吸引力,最終肯定是消費者說了算,買方市場中消費者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孟俠坦承,“這當然對大眾汽車有影響,因為我們也銷售純電動車。” ![]() 但是,對于中國車企采取的價格戰,孟俠表示“除了價格之外,用戶信任也是保持品牌競爭力的要素之一。大眾汽車不會一味地進行價格競爭。”其強調,大眾汽車的業務組成非常多元,在中國致力于以有吸引力的價格,為消費者提供卓越的產品,但不僅僅是降價。 在本次廣州車展上,ID.家族在售車型悉數亮相,其中,ID.3推出2024款車型;一汽-大眾旗下的ID.7 VIZZION也正式亮相,計劃將于年底上市。 “我們在中國純電動車型市場中排名第五,進入了第一梯隊,這是不錯的成績。”對于ID.家族取得的成績,孟俠肯定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熱鬧的廣州國際車展上,大眾ID.家族并未有新產品上市,目前在售的幾款車型與其它部分車企相比,產品數量也略顯單薄。 對此,孟俠分析目前新車市場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車型銷量在頭一年上漲,然后持平,隨后銷量開始下降。這說明,產品矩陣的作用尤為重要。”對此,大眾汽車的產品策略是,著眼于在適合的細分市場推出合適的車型,保持競爭力。孟俠強調“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推出新產品,而是我們不能為新而新。” 其實,孟俠所分享的產品策略,在大眾汽車燃油車市場早已有所體現。作為目前仍是中國銷量最多的汽車品牌,大眾在各細分市場的產品布局并不算太多,但很多產品在細分市場中屬于佼佼者。比如,自今年8月以來,上汽大眾多款燃油車連續數月領跑細分市場。其中帕薩特在10月以20483輛的業績,成為中級轎車細分市場的銷冠,而新途岳累計銷量也突破62萬輛。 “每次推出一款新車或為產品搭載新功能時,我們都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做了大量的投入,新能源汽車也是如此。”孟俠說到。 ![]() 很明顯,大眾汽車在新能源市場仍將采用精品車的策略。除了用更具價格競爭力的營銷策略外,大眾汽車還將不斷提升電動車的智能化。“我們會對現有車型進行更新。中期改款時,我們會考慮把ID.7 VIZZION的大屏用在ID.4和ID.6上。”孟俠透露。 極具競爭力的價格,不斷豐富的智能化配置,大眾ID.家族的產品競爭力正在持續提升。 盡管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是買方市場,企業也應該為消費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產品。但孟俠認為,企業的業務模式必須具備健康的盈利能力,才能夠可持續發展。而大眾汽車的持續發展策略,則是在不斷提升電動車競爭力的同時,保證燃油車市場的優勢。“大眾汽車在燃油車市場中仍位居第一,市場份額達15%,表現非常出色。”孟俠透露。 燃油車時代,合資車企一直是部分中國汽車集團的利潤奶牛。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品牌,大眾也曾是中國汽車市場中最賺錢的品牌。盡管電動化轉型中國本土車企走在了前面,但目前除比亞迪和理想汽車外,其它車企均處于“虧本賣車”。 “在燃油車市場的份額提高,不僅能讓我們夯實基礎進而服務用戶,在用戶注重、我們擅長的服務和品牌形象方面為他們帶來出色的體驗,還對發展純電動車大有助益。”孟俠道出了大眾汽車“油電并重”戰略的核心目的。 “在中國,為中國”戰略下的新大眾 其實,大眾對未來的競爭所做的準備不僅于此,其在中國市場的經營思路正在發生改變。 ![]() 兩年前,大眾入股國軒高科,成為后者的控股股東。去年10月,大眾汽車宣布旗下軟件公司CARIAD與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彌補其在智能化領域的短板;今年4月,中科創達宣布與CARIAD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將在車機系統方面進行深入合作。5月,大眾汽車成立了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7月,大眾品牌與小鵬汽車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聯手開發兩款車型。 經過一系列的合資合作,大眾汽車在動力電池、智能駕駛、車機系統、語音識別等領域,有了穩固的本土合作伙伴。 “CARIAD和地平線成立的合資公司已開始相關研發工作;我們與中科創達的合作在緊鑼密鼓的實施中;我們與小鵬汽車的合作也在順利地推進。總而言之,我們為未來做了充足的戰略準備。”孟俠透露。 得益于與本土企業的合作,孟俠表示明年大眾汽車會在途觀L、探岳等多款燃油車型上應用新的智能網聯科技。電動車方面,此次亮相的ID.7 VIZZION,搭載了SkyView智能光感天幕、AR HUD智能導視、15寸2K超清顯示屏、智能空調等先進科技。此外,車機交互系統也得到了極大提升,采用ID. Mate智能管家等很多本土化創新科技。 此外,孟俠表示和小鵬汽車合作開發的兩款新車將在2026年亮相,將應用小鵬汽車的智能駕駛等新技術。 ![]() “數十年來,我們將很多技術尤其是全球的先進技術帶到了中國,而在過去三年,中國的出行生態和汽車產業迎來飛躍,呈現出與全球其他國家不同的發展路徑、技術和特征。”面對快速發展的中國電動化、智能化技術,孟俠認為過去采用的策略已經不再奏效。“不管是在軟件還是其他方面,不能純粹用舶來的方式把技術引入中國。我們正以更合適的方式、更快的速度將最新的科技導入到產品中,使得我們在電動車領域也能把握市場脈搏。” 顯然,這系列轉變的背后,正是大眾汽車應對中國市場變化,提出的“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的落地。 對于合作帶來的效果,孟俠表示在中國圍繞技術本土化的布局,能夠使整體研發周期縮短30%。這將極大提高大眾汽車的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速度。 當然,在與本土企業合作的同時,大眾汽車也在不斷向合作伙伴學習,加緊自研技術的開發。 今年5月成立的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則肩負起為中國打造車型平臺和專屬科技的重任,實現大眾汽車的本土化、定制化任務。目前,該公司已經有明確的研發計劃。“以更快的速度、更短的開發周期在中國創新。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安徽成立了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各項新平臺、新技術和新功能都會由其負責研發。”孟俠說到。 ![]() 曾經,大眾汽車引領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但面對快速變化的中國汽車市場,大眾汽車并沒有守著昔日的輝煌固步自封,而是迅速轉變角色,積極與優秀的本土企業合作。這種思想的轉變,難能可貴,而這也是大眾在合資轉型中走在前列的原因。未來的大眾,依然前景可期。(文/朱琴)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