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虎上市的靴子落地后,引發業內對汽服連鎖的高度關注。 當下,我國汽服連鎖的現狀是以規模較小的區域連鎖居多,突破千家規模的企業依然是少數;而且大多數連鎖聚焦在相對標準化的快修快保市場。 如今,連鎖市場風云變幻,增長是所有企業都面臨的挑戰。借此機會,AC汽車整理了美國汽服市場連鎖現狀,希望能夠給業內人士一些參考和啟發。 01、美國汽服連鎖現狀 作為一個成熟市場,美國汽服領域已經出現諸多細分市場,以下是AC汽車整理的美國不同細分市場的部分品牌。 1、綜合服務連鎖(3個品牌,約1.3萬家店) Pep Boys:老牌汽后零售與服務連鎖,成立于1921年,提供汽車零部件、各種輪胎和輪轂套餐以及制動器維修安裝服務。在900多個地區設有9,000多個服務網點,已成為美國最大的汽車零售和服務連鎖店之一。 2011年,Pep Boys先后收購了輪胎服務公司Big O Tires的7家門店和汽車維修公司 My Mechanic 7家分店; 2013年9月,Pep Boys 收購了南加州18家Discount Tire Centers ; 2017年1月,Pep Boys 收購了擁有134家門店的汽車維修和保養連鎖店 Just Brakes; 2018年Pep Boys被全球性投資公司The Gores Group收購。 Firestone Complete Auto Care:成立于1900年的汽車服務連鎖店,擁有1,700多家分店。提供輪胎換修、換油、剎車、電池、發動機、四輪定位、變速箱、空調等維修服務。 Midas:創立于1956年,全球最大的汽車服務商之一,在美國和加拿大等13個國家共有2100多家特許經營網點。 業務包括剎車、更換油液和懸掛系統、定期汽車保養、排氣系統維修、車輪定位等。 2、事故車連鎖(7個品牌,超8000家店) AC汽車在前段時間整理了美國事故車連鎖近幾年的變化,頭部品牌收購、加速集中化發展,由Driven Brands、Crash Champion、Caliber Collision、Boyd組成了事故車新四大。 新晉成員Driven Brands(收購ABRA)、Crash Champion(收購Service King)均以并購老頭部品牌的方式發展。 相關文章:資本推動整合加速,美國事故車連鎖四巨頭格局生變 3、輪胎連鎖(4個品牌,超2600家店) TBC Corporation:輪胎起家,先后收購Midas和Big O Tires,在16個國家擁有超2000個服務門店(美國超16000個網點)。 Big O Tires, LLC:北美最大的輪胎特許經營商之一,總部位于佛羅里達州,做輪胎和汽車服務,擁有 465家獨立經營的分店。 RNR Tire Express:2000年成立,提供輪胎定制、輪轂服務等,在美國近30個州開設了超191家分店。 Rim Tyme:成立于2005年,提供定制輪胎輪轂套餐服務,在美國13個州擁有38家門店。業務涵蓋卡車輪輞、越野車輪輞等。 4、快速換油連鎖(3個品牌,超4000家店) 捷飛絡:殼牌旗下全資子公司,創立于1979年,在北美約有2,000家特許經營店,每年約有2,400萬名顧客;在加拿大還有150多家特許經營店。 主要提供快速換油和汽修維保服務,但目前部分Jiffy Lube門店已將服務擴展到電池和制動服務。 valvoline instant oil change:勝牌旗下快速換油連鎖,目前已涵蓋更換電池和輪胎服務,今年7-9月新增23家門店,全系門店達1804家。 根據其第三季度財報,其銷售額達3.762億美元,增長19%;運營收入為6450萬美元,增長了62%。 Grease Monkey:油猴,成立于1978年,是美國最大的汽車換油中心獨立特許經營商,有490多個國際運營中心,每年為200多萬客戶提供服務。 5、汽車玻璃連鎖(3個品牌,超2600家店) NOVUS Glass:主營汽車玻璃維修更換服務,創立于1972年,在全球6大洲43個國家擁有2,000 多家分店。 曾經隸屬于加拿大綜合家族品牌Skidmore Group,2017年被Fix Auto World連同Skidmore Group一起收購。 Glass Doctor:成立于1962年,目前在美國和加拿大有270多家分店,于1977 年開始特許經營。 Super Glass:成立于1992年,汽車玻璃專修,總部位于佛羅里達,有350多家特許經營店,覆蓋加拿大、英格蘭、蘇格蘭、法國、墨西哥等。 6、洗美改連鎖(6個品牌,約2200家店) Ziebart:提供汽車美容、貼膜和保護服務提供商,約400家特許經營中心組成全球服務網絡,擁有遍布37個國家的1200家Ziebart服務中心。 1970年,Hartmann收購了Ziebart的控股權; 1988年,Ziebart收購了其競爭對手Tuff-Kote Dinol的北美特許經營權; 1989年,Ziebart收購了Tidy Car特許經營業務,其超過250個門店成為“Ziebart Tidy Car”;1998年,Ziebart與Speedy Auto Glass簽訂了聯合品牌協議。 Interior Magic:成立于2005年的美容連鎖,擁有超過50家特許經營店,提供內飾、車輪、擋風玻璃、車燈和車窗著色和保護膜等汽車美容服務,后擴展出新車和二手車的全面檢查、送貨和服務清洗服務。 Tint world:成立于1982年,有100多家特許經營店,曾一度被《企業家》雜志評為全美汽車特許經營企業第一名。 Colors On Parade:車漆及凹痕修復連鎖,于1988年建立,現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環保型移動汽車噴漆和凹痕修復特許經營服務機構之一,在全國擁有250多家分店。 Mister Car Wash:美國第一大洗車連鎖,成立于1996年,于2021年上市,目前市值近20億美金。在美國21個州擁有344家門店,其中包括263家直接清洗汽車外部的門店,81家是內外部皆可清洗的門店。
圖:Mister Car Wash“長廊式”服務過程(來自Mister Car Wash官方發布) Zips Car Wash:洗車連鎖,在全美有260多家門店。 7、變速箱專修連鎖(3個品牌,約650家門店) Mr. Transmission:1969年開始特許經營,變速箱專修連鎖,在全美擁有60多家服務網點。 EAGLE TRANSMISSION SERVICES:1983年成立,變速箱專修,1990年開放特許經營授權,有26家門店。 AAMCO:1963年成立,擁有約568家門店。 02、從美國市場觀察到的6個變化 1、“做專、做細”是市場飽和、競爭加劇后的必然趨勢 從上文盤點中,可以看到美國的汽后連鎖品類分得非常細,包括輪胎、快速換油、汽車玻璃、洗美改、變速箱以及綜合服務等。并且每個領域都有連鎖品牌的出現,規模從幾十幾百到上千家不等。 確實,對于一個成熟市場來說,細分領域的出現和發展是必然的。 “做全”是市場競爭不充分時的體現,而“做專、做細”則是市場飽和、競爭加劇后的必然趨勢。 汽服行業也是如此:基礎服務需求飽和、差異性較小,新入局的投資者想要“分一杯羹”,尋找有潛力的業務精細化發展是一個突破口;“不做全而做精”,在某個細分領域深耕,同樣有機會創造價值。 比如事故車專修就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細分領域。 作為汽車維保的一個分支,因其特定的服務環境、對象和方式,都與一般汽修連鎖有所區別,加上隨著汽車保有量和車齡的增加,事故發生概率上升,其巨大的市場需求吸引了不少投資者關注,也因此出現了一大批事故車連鎖專修品牌。 美國的事故車體量巨大,頭部品牌內部也在不斷并購、整合;而我國的事故車尚未形成大型連鎖品牌,多數相關業務仍然以4S店和綜修廠為主導。 2、提供保養、輪胎等單一服務的連鎖開始做加法 Pep Boys、TBC和Rim Tyme,都是以輪胎業務起家,在發展過程中通過并購為主的方式拓展自身業務,逐漸成為綜合性服務品牌,近年來呈現出通過持續并購和規模化的發展趨勢。 換油連鎖就更明顯了:捷飛絡已經開始增加電池和制動服務,勝牌快速換油也增加了換電池和輪胎服務。 還有一類是汽車美容服務品牌如Interior Magic,如今也擴展出新車和二手車的檢修以及洗車服務。 這幾大類的共同特點是標準化程度高和技術含量較低,疊加的多是一些技術性業務和“熱門”需求。 這類業務在我國也呈現出類似從單一服務到綜合的發展趨勢。 專注于保養的兔師傅近期上線了輪胎服務項目;馳加也從輪胎不斷疊加機油、底盤、蓄電池等服務。 3、提供專項、深度維修的服務連鎖有更大增長空間 除去上文提到的事故車,汽車玻璃和變速箱專修都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呈現出持續內部整合、規模化發展的趨勢。 美國玻璃維修連鎖品牌發展態勢良好,且連鎖規模不斷擴大,呈現出平穩發展的趨勢;在我國,單一汽車玻璃則屬于相對冷門的業務,僅有個別連鎖品牌。如成立于2016年的信義易車,包括直營和加盟在內已有超600家門店;正美豐業也有超過40家直營門店。 在此前盤點事故車連鎖時,我們發現不少玻璃連鎖都被事故車品牌收購,成為其品牌家族的一部分,像Driven Brands、Crash Champion和Boyd等頭部品牌,旗下都有汽車玻璃業務品牌。 如果我國事故車發展起來后,也會出現收購汽車玻璃這類相關子業務的情況嗎? 自動變速箱專修方面,美國同樣有連鎖品牌出現。這方面我國經過近年來發展,涌現出一批擁有技術實力的品牌,如連順自動變速箱專修,截至2022年10月,已經在全國成立91家直營連鎖,是全國最大型的汽車自動變箱專業維修廠之一;新孚美則以26家分廠的規模,承接了國內4000家4S店和華勝等高端修理廠的自動變速箱外包維修。 4、洗車市場潛力大,深度自動化成為趨勢 以Mister Car Wash為例,以大店為主,整個洗車流程是一條長廊,下面有履帶傳送車輛。這樣可以讓分工更加細化,實現高度流水化作業,通過自動化解決效率問題。 我國的洗車業態目前比較散,一是自動洗車機解決了洗車時長和外觀的需求;二是洗車業務成為維保、洗美店的引流項目,洗車價格卷,盈利難。 有報告指出,未來隨著新能源車維修保養頻次降低,洗車業態或許將逐漸從快修快保體系中剝離,作為獨立業態經營,且呈現中高端定位的趨勢。 以此推測,中國會不會出現一批高端洗美連鎖呢? 5、美容、改裝市場正在成為“新頭牌” 美國美容改裝連鎖較發達,連鎖品牌業務廣泛、專業度高。而我國汽車美容行業起步較晚,據相關數據統計,在汽車維修企業中,從事汽車美容相關業務的僅僅占到5%左右。 近兩年我國美容開始有熱度,尤其是美容連鎖。主要原因是消費者意識的提高,尤其是新能源車、豪華車車主對汽車美容服務的需求也在逐漸改變。 改裝由于發展較晚,加上各種政策限制,在我國仍是小眾領域。但近年來我國部分頭部品牌也開始涉足:天貓養車在去年7月開出首家改裝中心;京東養車也于去年8月上線了改裝業務。 此外,貼膜連鎖也成為近段時間的新興領域,不少車膜門店也兼做輕改等相關業務。 類似于車漆及凹痕修復連鎖Colors On Parade,我國也開始出現了這類垂直業務品牌。AC汽車前段時間對補漆修復連鎖“祺快補漆”專訪時發現,盡管我國車后市場仍處于“混沌”狀態,但是過去“大而全”發展模式,隨著近年來抖音等各大新媒體平臺的熱門,正在被改變。 “垂直小門店+規模化”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再做擴品類規劃,成了汽后品牌的另一種發展方式。 6、頭部連鎖通過持續并購擴大業務范圍及門店規模 美國頭部品牌以細分業務占據主導,并通過并購不斷壯大自身,成為業內巨頭。像Pep Boys和TBC 、Ziebart、Midas等,都有收購或被收購的經歷。 而我國頭部汽服連鎖則是以平臺企業為主導,聚焦在養車市場,采用“線上下單、線下服務”的模式,通過加盟方式擴張。 寫在最后 中美汽車保有量相差并不大,據相關報告顯示,兩國汽車保有量均在3億上下。但是從汽后市場規模來看,卻相差甚遠:美國有20多萬家汽服店,而中國卻有超40萬家門店。 我國當前汽后市場實際上仍處于 “野蠻生長“階段,門店數量過剩,整合與淘汰將成為未來的主旋律。 參照美國汽后市場,連鎖化是不可逆的趨勢。我們不妨大膽預測下,中國40多萬家修理廠,會有多少被并入連鎖陣營?中國汽車后市場連鎖又會有怎樣的變化?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