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12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暨第二屆中國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大會”在武漢經開區舉辦。本屆供應鏈大會以“踔厲奮發,攻堅克難——打造安全、韌性、綠色汽車供應鏈”為主題,設置了“1場戰略峰會、1場大會論壇、9場主題論壇”共11場會議,圍繞供應鏈安全與布局、新型汽車供應鏈打造、傳統供應鏈升級、全球化發展等熱點話題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尋找構建世界一流汽車供應鏈的對策、方法和路徑。其中,在11月12日上午舉辦的“主題論壇八:數字化賦能汽車產業鏈新發展”上,億海藍(北京)數據技術股份公司產品總監陽暉發表精彩演講。以下內容為現場發言實錄: ![]() 各位嘉賓上午好!我帶來的分享是“汽車行業國際供應鏈從可視到數智決策”。 億海藍(北京)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航運大數據產業的公司,大家可能聽說過我們的產品,但對億海藍不是特別了解,那么可以通過三個標簽來認識億海藍:數據、服務、創新。 億海藍作為全球領先的航運大數據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化的AIS網絡,能夠提供實時、全局的航運大數據,其中包括4000全球岸基、2000+移動基站、130+AIS衛星、30萬+船舶、5000+港口、10萬+碼頭、10萬+泊位等。基于這些數據能力,我們的產品覆蓋整個產業鏈的方方面面,服務于港航、物流、貿易、金融、政府智庫等在內的各類市場。在過去20年,億海藍也榮獲了多項國家級榮譽獎勵,是國家級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為數不多的、不直接生產而服務于制造業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過去20年里,中國汽車行業發展非常迅速,出口形勢很好。就像京東陳總分享的,在過去八年新能源汽車出口是全球領先的。而以海關的數據來看,今年1-10月份已經完成了423萬輛含底盤整車的出口。 汽車出口形式包括整車出口、KD散件出口、以發動機動力總成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出口、易耗品備品備件出口等。無論哪種方式都會用到國際上的物流組織方式,比如:整車出口更多會依賴滾裝船和集裝箱的海運、中歐班列的運輸;散件會更多依賴于集裝箱的海運、中歐班列;以發動機為例核心零部件可能是以空運或者少量集裝箱海運的方式來完成的;配品配件則會使用集裝箱運輸。 汽車行業國際供應鏈的交付環節形勢復雜,業務多樣。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供應鏈應該怎么樣去建設?企業需要什么能力?我們認為以下四個方面能力尤為重要:戰略規劃能力、預計和計劃能力、供應鏈協同能力、執行與監控能力。結合前面介紹的物流組織方式,這些能力的建設需要實時、高質量的國際供應鏈數據去支撐。但是這些數據本身有它自己的難點和不太容易獲得的情況。 以國際海運為例,作為全球比較古老的行業,其具有成熟的游戲規則、健全的法律法規及相對統一的行業標準。國際物流的各參與方都在相對統一的標準下進行協作,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行業標準,使得參與方極度碎片化。舉個例子:從中國蘇州運一個汽車備件到歐洲布達佩斯,可能就會涉及國內陸運、國際海運,國外陸運、國外鐵運等多種運輸方式,至少需要9個不同公司來參與運輸,多則可能有30多個公司參與,但這些公司很多都處在汽車產業鏈的下游,而自身不在汽車行業內。同時這些企業本身有自己的ERP系統、業務系統或供應鏈平臺,各環節的數據散落在這些企業自己的業務系統和平臺里面。各企業如何獲得這些數據,如何把這些數據運用到其對應供應鏈的履約過程中?只有解決這些問題,企業才能有效提高供應鏈的韌性,更好的服務客戶,并降低經營的成本。 那怎么樣去解決數據散落各處的問題?我們認為需要對齊業務定義并進行多元數據融合。系統是不同企業建設的,業務是由不同企業組織的,所以肯定會存在在同一個節點上,兩家不同企業針對場景、數據的定義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比如在國際海運里,“船是否離開港口”這個節點,對船公司、碼頭、公司來講是完全不同的定義。那么如何能夠更好地滿足供應鏈數據的質量?答案是多元數據融合,并結合使用場景去對齊我們對業務使用數據的定義,用科學的方式去處理數據,使數據能夠有效服務于供應鏈。 在此背景下,億海藍提出了全球供應鏈物流實時可視整體解決方案,建立了服務國際供應鏈的數據網絡,覆蓋全球的30萬+艘船、5000+承運人、國內50萬+部卡車及全球1.3萬+架貨機,包含全球的數字航線、數字港口信息,也包含對供應鏈可能產生影響的海上水文、氣象等信息。近期,我們也把國鐵、中歐班列、歐洲的鐵路數據加入到數據網絡里面。 億海藍以大數據治理為支撐,將運營管理、網絡管理中的數據變成可用的標準化產品,推出能服務不同場景的全球船期、陸運可視、空運可視等產品,實現海運可視、風險預警、業務協同、分析報告等功能。同時產品也有SaaS版本、OpenAPI版本、私有云部署等不同的形態以適應不同的企業的需求。 億海藍是如何基于該方案服務汽車行業的國際供應鏈呢?我會結合上面提到的四個層面的能力做一個案例分享,能充分說明這些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在戰略和規劃層面。汽車從中國生產運到歐洲、美國,需要滾裝船等國際運輸工具。我們的滾裝運力洞察,能夠幫助企業洞悉關于滾裝運力的變化趨勢,特別是近三年內的滾裝運力變化,能更好地了解要進行的運輸現在所對應的運力水平,判斷能否在需要安排運輸計劃時訂到船舶。 在國際貿易地緣政治和貿易保護加劇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出口歐洲或者出口美國的產品,怎樣安排運輸路線才能不受終端的影響,還需要做陸運規劃和分析全球承運運力的變化趨勢。針對這種背景,億海藍的典型產品有RoRo Insight,其能夠覆蓋全球滾裝運力并以月為維度更新運力的變化,包括當前能為車企所用有多少運力,當前的拆解計劃和未來3-5個月內有多少新運力計劃下水的情況。另外,億海藍也支持在不同的顆粒度下去分析新能源車、整車或者燃油車分別用什么運力,觀察在覆蓋的銷售網絡里面航線是怎么分布的,碼頭或者用來卸貨的節點是否能穩固支撐未來運力的發展。這是我們之前和河北主機廠做交流了解到他們在戰略規劃里想要解決的問題。 近期一些車企的典型代表,像比亞迪已經開始自己造船下水,也有很多中國車企去和中遠海特溝通合作以提供自身的運輸能力。在這種狀況下,運力所產生的變化,我們可以從RoRO Insight里面得到直觀的結論,去支持決策制定。 此外就是在一些敏感區域或者貿易合規的條件下規劃運輸該怎么進行。例如我們現在在武漢開會,從武漢生產了一輛整車,該用什么方式運到美國和歐洲?車生產完成后,可以走傳統海上水運到了歐洲,換成陸運或者鐵路,最終交付到歐洲內陸的履約點。如果使用中歐班列運輸,這些鐵路之間是互聯互通的,基于這個鏈路也可以去做履約,這是我們在研中的Route Finder產品,可以服務整個戰略規劃的場景。 第二個大場景就是在預測和計劃層面上,我們想要判斷運力是否充足、航線是否暢通、網絡規劃是否正確,需要結合中長期的數據。假設我的計劃是45天將產品從主機廠的線邊庫運送到海外的展區,我計劃選擇哪艘船、哪個運輸工具來出云?船期狀況是怎樣的?當前的整體狀況能否支撐我的計劃實現?我們的產品是可以支撐起這個層面所需的各種判斷的。 在運輸完成服務海外市場的時候,我們還可能要考慮碳排放的問題,而這不僅關乎事后計算,也涉及事前規劃。采用這個出運方式能否達到企業和海外交付方承諾的ESG條件?這也是在我們產品能支撐的,主要以我們的船期產品來體現。 億海藍的全球船期,覆蓋全球主要的集裝箱、滾裝班輪公司,支持各種運輸方式的組合,包括直達、中轉、掛靠等節點,顆粒度可以具體到在船舶未來抵達的泊位,并提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對業務履約有中斷風險的異常,如拖托班、跳港等。 同時,在企業選擇某條船期的時候,這個方案未來會產生多少碳排放都會有計算。此外,在選擇船期的時候,會有某一個班次的準班率,就像我們去坐高鐵和飛機一樣,這些內容會放在船期可行度報告里面。以上是我們的預測和計劃能力的簡要分享。這部分我們更多是和車企下游的履約部門或者履約執行部門做對接,充分體現整個履約計劃的能力。 第三個層面是執行和監控能力。億海藍提供全球端到端可視化能力、基于大數據的動態Predictive ETAs事件、基于數據監控的全鏈路預警。 首先,在端到端可視化方面,我們的產品覆蓋國際集裝箱海運、滾裝海運、國際空運、海鐵聯運等多種運輸方式,提供包含節點、動態、實時軌跡、預計航線等信息,構建實現的端到端可視能力。 其次,億海藍過去二十年專注于航運大數據產業,基于大數據驅動,考慮到在途、船期、塞港、臺風等多重因素,輸出包括滾裝、集裝箱在內的國際海運ETA。 最后,全鏈路預警基于億海藍積累多年的數據的能力和豐富的服務場景,監控10種在國際公約里面的履約風險,可輸出支持多達10種預警,幫企業做到事先防范。 我們的航運全景圖可以直觀看到所有國際供應鏈履約的貨物當前在什么狀態、在什么位置,有哪些通過數據識別的潛在風險并生成針對該風險的數據分析報告,幫助車企單位對供應商履約質量或者履約過程健康度進行評估。 以一個單票為例的端到端可視展示為例,這是從蘇州的一個工廠運往澳大利亞的一批貨,可以看到從國內工廠端到國外港口端是完整連接起來的,包含所有關鍵節點、關鍵狀態變化等信息。目前這些數據我們在和車企合作中使用會比較多。另外在履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有些自動化的場景,比如說這批貨物一出港或者達到某些規定節點,流程就會自動進入到下一環節,典型場景為財務層面或者在業務層面上以結合該流程形成一個應收、應付的款項等等數據。這是億海藍產品的執行與監控能力。 億海藍也提供SaaS幫助企業實現供應鏈管理中跨組織、跨部門、跨上下游的不同角色之間物流數據的共享。我們的產品可以打通企業內部WMS、TMS、ERP等系統,在一個平臺上拉通業務數據和國際物流信息,使包含企業內部物流部門、外部供應商、乃至客戶等所有參與方都能實時看到整個國際出運過程中履約信息的變化。 舉個例子,我們會輸出多維查詢的平臺,通過訂單級的可視,輸出能夠實時跟蹤并使不同角色能看到不同的數據級和顆粒度的Dashboard,及業務要求下的自定義監控事件。同時,考慮到在國際供應鏈的工作內更多使用郵件的進行交流,也會有大量基于郵件提取的功能。整個平臺的支撐,區別于傳統B端的技術,而是更多用到互聯網技術,包括搜索架構等來支撐整個供應鏈的協同能力。 以上億海藍為大家帶來的案例分享,如果大家對產品感興趣,或者想做進一步的交流,可通過以下方式關注聯系我們。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