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消保委發布《新能源汽車行業不公平格式條款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從14家新能源汽車企業的47份協議中梳理出10個方面的15項不公平格式條款問題,主要涉及用戶協議和隱私政策兩部分,包含協議交易對象不明、車企單方修改權無限制、車企免責條款過寬、收集個人信息不規范、個人信息使用不當等多項事宜。
江蘇省消保委消費維權公益律師團律師夏磊表示,新能源汽車提供的不僅是車輛的產品,還有附隨的互聯網服務,如果互聯網服務隨時可以終止,無法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調查發現,比亞迪、長安、長城、廣汽埃安、極狐、極氪、理想、上汽通用五菱、威馬、小鵬共10家企業的免責條款過于寬泛,加重了消費者的責任和義務。 ![]() “例如在極氪APP用戶協議中特別明確說到,極氪有權單方修改部分或全部產品或服務內容,對消費者以及第三方造成的責任,極氪不承擔任何的違約責任等,這明顯屬于用不公平的格式條款,減輕了企業自身的責任。在比亞迪用戶協議中,明確把黑客攻擊、電信升級等一系列事由,構成了自己的免責事由,但實際上黑客攻擊或者官方網站 APP的網絡漏洞,本身屬于經營者應該履行的網絡空間安全保障義務,通過單方協議單方聲明的方式轉嫁給消費者,顯然是不公平的格式條款。”江蘇省消保委投訴部工作人員易志鑫介紹。 另外,新能源汽車協議中存在大量不規范收集個人信息的情形,比如,特斯拉、小鵬的協議中以“默認收集”為原則,明顯違反了《個人信息保護法 》相關規定。
在此前J.D. Power(君迪)所做的一項調查中,當被問及“在什么情況下你可能愿意考慮共享個人敏感信息”時,大部分用戶選擇了與行車安全和路線規劃相關的場景。
其中排名前五的場景為:為了及時獲得碰撞提醒和緊急救援,保證行車安全(73.7%);為了避開擁堵道路,精準規劃行車路線(53.5%);為了查明車輛故障(41.7%);為了調查事故原因(38.1%);為了查詢附近商店、加油站/充電站、停車場等信息(36.8%)。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三成受訪者即使在知曉信息用途的前提下,仍表示完全不愿意分享個人敏感信息。 這也意味著,當下不少車企在隱私條款中賦予自身的信息使用權限有不符合車主自愿授權、正當必要原則之嫌。“對車主來說有四個權力:第一,你的信息你做主,你有個人信息的自主權;第二,作為消費者,有拒絕權;第三有被遺忘權,當你和你所使用的車輛‘分手’的時候,數據應該是被遺忘而不是留存;第四有救濟請求權,當數據處理有異議的時候,司法機構應該向你敞開救濟的途徑。”蔡碩說。
江蘇省消保委表示,除了條款內容設置不公平外,部分企業在協議政策更新、通知公示、協議完善程度等方面也有待改進。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合法合規和健康發展,希望各新能源車企根據上述問題,進行自查自糾,主動改正,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同時,將對上述企業開展約談工作,要求各企業限時整改,依法履行法定義務。 來源:江蘇新聞、每日經濟新聞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