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侯剛,柳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壯一行,到上汽通用五菱就關鍵控制器零件自主生產項目進行考察調研,并出席公司首個自主產權關鍵控制器零件下線儀式。 在座談會上,公司副總經理練朝春向與會領導詳細介紹了公司首個自主產權的控制器產線的相關情況以及近一年來公司在芯片國產化項目上取得的成果及后續工作部署。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姚佐平向與會領導介紹了當前公司與高校合作、國內芯片廠商共同開發、并共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開發模式,并強調本次關鍵控制器零件產線的落地,是公司圍繞國家戰略部署積極實踐所取得的成果。同時姚書記也表示,未來公司將提升與高校、國內自主芯片廠商的合作,加速破黑,進一步提升“強鏈補鏈”能力,加快“強鏈補鏈”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并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必備的重要特征。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2021年在柳州調研時也強調,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持續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上下功夫,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發展,支持企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形成發展新動能。 2021年9月,自治區工信廳、市政府以及公司負責人一起到工信部匯報芯片國產化等工作時,工信部領導勉勵“要自己搞芯片控制器,實現自主可控。”隨后,自治區工信廳、柳州市、汽車主機廠三方聯動,全力推進汽車芯片國產化、本地化,力求實現汽車全產業鏈自主可控,取得顯著成效。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侯剛表示,公司首個自主產權控制器下線,是補強廣西汽車產業鏈,提升產業發展安全性的重要成果。自治區工信廳將大力支持柳州以及整車企業,聚焦關鍵零部件延鏈補鏈強鏈,在“十四五”時期進一步做大做強汽車產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 柳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壯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公司首個關鍵控制器零件的順利下線表示熱烈祝賀,對公司再一次跑出了“五菱速度”給予充分肯定。張壯表示,柳州將在自治區工信廳的指導下,繼續為企業提供更優質、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務,大力支持柳州企業推進芯片國產化替代進程。希望公司發揮龍頭作用,發揚柳州企業敢打敢拼敢沖的精神,化危為機,補強產業鏈,打造高韌性供應鏈,為柳州工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制造城作出更大貢獻。 隨后,與會領導共同前往公司首條關鍵控制器零件產線進行參觀并出席首個自主產權關鍵控制器零件下線儀式。 2022年,受國內外形勢影響,關鍵控制器零件存在巨大缺口,嚴重影響公司生產和銷售。公司不等不靠,拒絕躺平,與合作院校共同開發搭載國產芯片關鍵控制器零件,最終8天鎖定方案、14天裝車驗證并順利投產,完成了從科研成果到量產的重大突破,打破“卡脖子”瓶頸,不僅提升了關鍵控制器零件芯片國產化率,同時也簽署了公司第一份關鍵控制器零件的知識產權協議,強化了公司在相關領域的自主權。 受疫情反復和全國物流尚未完全恢復的影響,為了更好地保障整車生產,公司做出重大決策:在柳州生產關鍵控制器零件、實現貼片生產。在自治區政府和柳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繼承和發揚“950”精神的五菱人,經過6天奮戰,順利實現從項目啟動、場地改造、設備發運、安裝調試、原材料準備到產品成功下線,又一次“挑戰不可能為可行”。 目前,公司已完成接近300余種芯片的國產替代和開發驗證,覆蓋功放模塊、倒車雷達模塊、智能語音機器人、電機控制器、EPS、ABS、VCU等零件,累計貢獻產量50萬臺/套;芯片兼容性擴展34種,覆蓋EPS、發動機控制模塊、顯示屏、ABS、娛樂系統主機等零件,2021年以來累計完成國產化芯片替代車型公告760個,國產芯片裝車應用接近2千萬顆,有效緩解了進口芯片緊缺造成的產能損失。 未來,公司將繼續深入探索芯片自主自強的道路,攻克“卡脖子”難題,進一步維護自身供應鏈安全,“用中國芯,造人民車”,為實現芯片國產化戰略、順利達成“266工程”、為推動廣西汽車工業的高質量發展砥礪前行! 來源:SGMW上汽通用五菱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