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一眾車企紛紛公布了自家2020年的財報數據,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不同的汽車品牌都呈現出虧損的態(tài)勢,一時間“財報公布”仿佛成為了“比慘大會”。而如果要比誰家最慘,那么雷諾一定有話說。 雷諾集團最新財報顯示,其2020年凈虧損80億歐元(約626億元人民幣),為有史以來最大年度虧損,為諸多車企同行送去了別樣的“安慰”。那么,坐擁世界頂尖車企聯(lián)盟,雷諾集團緣何淪落至此? 誰在拖后腿? 2020年對于雷諾集團來說就像是過山車一樣,80億歐元的虧損主要來自2020年上半年。數據顯示,雷諾2020年上半年營業(yè)虧損額為72.9億歐元(約合602億元人民幣);而2020年下半年,在成本縮減等戰(zhàn)略計劃的助力下,集團營業(yè)額有了很大的提升。 作為一家龐大的車企聯(lián)盟,雷諾、日產、三菱三大主力在2020年的銷量都呈現下滑趨勢。根據之前的報道,2020年雷諾銷量295萬輛,同比下降21.3%;日產銷量為403萬輛,同比下滑22%;三菱汽車售82萬輛,下跌超三成。
雖然看上去聯(lián)盟中的“哥仨”都半斤八兩,下跌幅度都大差不差,但真要算起來,日產可以說拖了整個聯(lián)盟的后腿。 究其原因不難理解,日產的銷量一直是聯(lián)盟之中的大頭,其下跌幅度看似與雷諾相近,但實際銷量天差地別。而且雷諾持有著日產汽車44%的股份,可以說兩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根據財報數據,日產2020年虧損49.7億歐元,占據雷諾集團80億歐元虧損額的60%以上。 “鍋”全是日產的嗎? 前不久眾車企所公布的財報就說明了一切,大眾在中國市場2020年銷量384萬輛,同比下降9%;豐田在中國市場年銷量約194.4萬輛,同比增長10.6%;日產在華總體銷量145.7萬輛,同比下降5.8%。能夠看出,這些車企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幅度最小,甚至豐田還做到了銷量的提升,中國市場對這些車企的助力是很明顯的,這也再度印證了“得中國市場者得天下”。 就像雷諾CEO盧卡·德·梅奧說過的,“從根本上看,一個國際化公司就必須得在中國運營”。 可相比于日產,雷諾和三菱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實在難如人意。 2017年,東風雷諾在科雷傲和科雷嘉的助力下,累計銷量約7.22萬輛,同比增長140.6%,當年10月底就已提前完成全年銷量目標。但隨后,雷諾就開始了“人事變動”,這也影響到了東風雷諾的產品推進,再次見到東風雷諾發(fā)布新車已經2019年了。可惜,姍姍來遲的新款車型已經再難獲得消費者的認可了,最終導致東風與雷諾分手。 三菱汽車與其說是對中國市場不上心,不如說對汽車產業(yè)不上心,汽車產品每次都只是通過改款來“縫縫補補”,補不了就直接停產。國內的廣汽三菱也只憑借歐藍德一款車苦苦支撐。數據顯示,2020年三菱在華累計銷售7.5萬輛,其中歐藍德年銷量數據為5.7萬輛,占比76%。 從賬面上看固然是日產拖了整個聯(lián)盟最大的后腿,但真要細究起來,雷諾與三菱也得跟著一起“分鍋”。 如何扭虧為盈? 其實2019年的財報就顯示雷諾集團開始虧損了,其年度虧損達1.41歐元,這也是當時雷諾十年來第一次虧損。為了緩解虧損,雷諾提出了有關成本縮減的戰(zhàn)略計劃。 2020年5月,雷諾宣布在三年內減少20億歐元以上的固定成本。當時雷諾在全球擁有約18萬名員工,在法國的員工總數有4.85萬人左右。而雷諾推出的“縮減成本”計劃包括在全球范圍內以自愿離職或退休計劃來完成1.5萬員工的工作變動,其中法國裁員4500人。 雷諾的縮減成本計劃除了裁員,還會優(yōu)化行政和營銷成本,以及將一些工廠關閉,并停產部分產品。同時,雷諾-日產-三菱聯(lián)盟也會進一步加深合作,提高零部件的標準化、通用化,以減少產品的設計和生產成本,并且三家還會分別側重不同的細分領域和地區(qū)市場,最大程度分擔成本。 盧卡·德·梅奧接任雷諾CEO后,提出的“Renaulution”戰(zhàn)略則更為詳細,意在提前實現成本控制計劃。具體為,于2023年總成本控制提升到25億歐元的水平,2025年目標為30億歐元,其中包括固定成本變動。雷諾到2025年將推出24款產品,其中半數分布在C級和D級細分市場,至少包括10款純電動車。
日產在成本控制上也表現得非常優(yōu)異,計劃縮減大約3000億日元(約合28億美元)的年度固定成本。有報道稱日產計劃關閉西班牙的汽車工廠。而原本這些工廠生產的產品,則會“外包”給側重歐洲市場的雷諾來完成生產和銷售。 據了解,雷諾集團成本縮減計劃首年實現了20億歐元總目標的60%,超額完成了原先設定的30%的目標,這也對其下半年的營收得到改善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繼續(xù)發(fā)力中國市場 在盧卡·德·梅奧提出的“Renaulution”戰(zhàn)略中,中國市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據規(guī)劃,雷諾、日產、三菱三家公司在華業(yè)務將繼續(xù)穩(wěn)步推進,不斷在國內推出新產品,并逐步利用其在中國的資產,開發(fā)本土車型,為中國甚至是全球消費者帶去新的出行方案。 作為雷諾、日產與東風組建的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國內市場推出了雷諾e諾,同時該公司還將生產雷諾e諾的歐洲姊妹版車型Dacia Spring Electric并出口歐洲。此外,雷諾控股合資公司江鈴集團新能源旗下的新車型GSE也正式開始生產,未來可能同樣出口海外。 華晨雷諾金杯汽車有限公司也在2020年年底推出了全新的金杯海獅王車型,在新車型的帶動下,華晨雷諾金杯2020年1月份銷量1902輛,實現同比增長32%。 不僅如此,雷諾也與路特斯達成合作,包括與雷諾子品牌Alpine聯(lián)合進行電動跑車的研發(fā)。考慮到路特斯與吉利汽車的關系,這些產品未來也有可能進入中國市場。 日產與三菱也將在近些年對旗下產品進行換代革新,全新奇駿將會在年內入華,全新逍客有望在明年國產,全新歐藍德也會在明年進入中國市場。在新能源規(guī)劃上,2021年東風日產將生產Ariya車型,并繼續(xù)深入開發(fā)e-POWER動力總成。 雖然就2020年財來看,雷諾集團虧本不少,但主要都集中在上半年,而下半年在縮減成本的計劃下,集團的虧損態(tài)勢得到了有效的扼制。聯(lián)盟的新戰(zhàn)略發(fā)布,雷諾、日產和三菱也抱團開啟了轉型之路,或許在未來能向世界展示出出人意料的成績來。 來源:汽車頭條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yè)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