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0,汽車產業經歷了不平凡的一年。經過年初疫情的洗禮,汽車產業新政策、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等不斷涌現。機遇與挑戰并存,定數與變數同行,中國正在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道路上不斷奮進。《每日經濟新聞》遴選出2020年度十大汽車新聞,以期梳理汽車產業發展軌跡,洞察未來發展趨勢。 1、全球車市倒春寒,中國風景獨好 進入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汽車市場遭遇重創。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美國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7%,日本汽車銷量下滑15%,德國新車注冊量下滑了23%,法國新車注冊量下滑11%。
面對汽車行業的承壓狀況,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包括鼓勵放寬傳統汽車限購號牌、新能源補貼延續至2022年、調整部分地區“國六”排放標準實施期限等多項促進汽車消費的利好政策先后出臺。各地積極響應,共同推動了國內車市加速恢復。伴隨國內疫情防控得到有效控制,中國車市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潛力,實現快速回暖。 中汽協數據顯示,截至11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已連續8個月呈現增長態勢,其中月銷量連續7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中汽協方面預測,2020年,我國汽車總銷量將超過2500萬輛。 2、特斯拉市值屢創新高 2020年,特斯拉股價先抑后揚,一路飆升至近650美元/股,總市值一度沖破6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6萬億元),成為美國第六大上市企業。 據CNBC報道,特斯拉的市值在2020年增加了超過5000億美元,已超過包括大眾、豐田、日產、現代、通用汽車、福特汽車、本田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以及標致等九大汽車制造商的市值總和。
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當前的銷售體量尚未形成較大規模,僅占全球汽車銷量的1%。特斯拉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全球累計銷量約為31.7萬輛,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中的占比為17.8%。 3、華晨汽車破產重整 今年11月20日,華晨中國(01114.HK)發布公告稱,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汽車)的重整申請,標志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華晨汽車作為遼寧省屬國企,直接或間接控股、參股四家上市公司,有中華、金杯、華頌三個自主品牌和華晨寶馬、華晨雷諾兩個合資品牌。10月下旬,華晨汽車發行的10億元私募債券未能按時兌付,引發關注。 華晨汽車方面表示,本次重整只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 4、汽車類上市公司市值飆升 今年以來,汽車板塊整體表現出色,多只個股頻頻刷新股價紀錄。 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汽車板塊今年漲幅為34.1%。其中,比亞迪(002594.SZ)去年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為47.6元,到今年12月22日,收盤價已上漲至184元,漲幅為286.6%。股票攀升之下,比亞迪市值增加3720.9億元至5019.5億元,成為目前國內市值最高車企。而長城汽車(601633.SH)、長安汽車(000625.SZ)今年市值也分別增加了1968.3億元和728.8億元。
車企市值狂飆背后,一方面得益于國內汽車整體銷量轉暖,另一方面則與企業在新能源、智能化領域的布局有關。 5、小鵬、理想“會師”美股 繼蔚來汽車之后,理想汽車與小鵬汽車在2020年也先后在美股實現IPO。至此,國內三家新造車企業成功在美股“會師”。 盡管上市時間不足半年,但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的股價和市值卻一路飛漲。僅11月,小鵬汽車股價就上漲203.2%,市值增加了283.54億美元;理想汽車股價增幅為78.4%,市值增加了132.26億美元。
就資本市場來看,上市將成為新勢力造車企業之間的“分水嶺”。隨著資金等優勢資源向頭部車企集中,新勢力造車企業之間的“馬太效應”將日益明顯。 6、力帆創始人尹明善被立案調查 今年10月,*ST力帆(601777.SH)突發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創始人尹明善等人被立案調查前,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在今年8月21日已裁定受理*ST力帆破產重組,并開始招募重整投資人。
目前,參與*ST力帆重整投資的實施主體已經確定為包括重慶滿江紅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及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產業投資人。同時,*ST力帆的實際控制人已經變更為重慶滿江紅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7、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爆發,寧德時代市值躋身A股前十 2020年,新能源汽車板塊在資本市場火爆異常。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收盤,年內新能源汽車板塊漲幅達94.02%,剔除今年上市的新股后,年內漲幅50%以上的新能源汽車概念股有95家,有33只個股年漲幅超100%。
其中,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300750.SZ)一騎絕塵。截至12月21日收盤,寧德時代股價報收325元/股,年內漲幅205%,市值突破7500億元,是創業板史上首支市值突破7000億元的股票,成功躋身A股上市公司市值前十。 8、一汽夏利落幕A股 12月15日,*ST夏利(000927.SZ)更名為中國鐵物,預示著曾被稱為“國民神車”的一汽夏利,名字將被從A股市場抹去。 作為我國最早的轎車品牌之一,夏利曾有過輝煌時刻。然而,在自主品牌發展突飛猛進的過去十年里,一汽夏利卻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僅“雪藏”了夏利品牌,并且自2013年開始陷入虧損困境。由于經營狀況不佳,*ST夏利擬出售資產交易價僅為1元。
從A股市場落幕并不代表一汽夏利真正全身而退,其與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天津博郡汽車有限公司,“爆雷”后,目前接盤方仍未出現。 9、刀片電池與三元鋰電池之爭 今年,一根鋼針將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的 “刀片電池與三元鋰電池之爭”推到了臺前。 今年3月,比亞迪公布了一段刀片電池和三元鋰電池同場競技的針刺試驗視頻。視頻中,刀片電池無明火無冒煙;三元鋰電池直接噴火、爆燃。
對此,三元鋰電池的生產商寧德時代表示抗議,認為刀片電池的結構方案已過時。之后,比亞迪和寧德時代進行了多次隔空對決。 事實上,刀片電池與三元鋰電池之爭歸根結底在于新能源車的“安全”與“續航”之爭,兩種電池孰優孰劣尚無定論,但安全與續航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兩大痛點,車企和動力電池廠商應不斷研發創新,提高產品力。 10、東風雷諾退出中國市場 受疫情沖擊,法系車在中國市場加速潰敗。今年4月,東風公司與法國雷諾擬對東風雷諾重組,法國雷諾擬將其持有的50%股權轉讓給東風公司,這意味著,東風雷諾宣布退出中國市場。目前,東風雷諾正式更名為東風汽車(武漢)有限公司,同時股權轉讓工作也正式完成,由東風公司100%擁有。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