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工信部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信通院預計2020年當年5G將帶動約4840億元的直接產出,2025年、2030年將分別增長到3.3萬億元、6.3萬億元,十年間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9%。 簡而言之,5G發展進入商用快車道,接下來將開始“落地”各行各業。相比此前的4G技術,5G以其高速率、低能耗的特點給各行各業都帶來無限的想象空間,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鍛壓行業。今天我們就來說說5G究竟能給鍛壓行業帶來什么?
此前我國推廣物聯網技術已有一段時間,但目前國內依然有70%-80%的生產設備僅能滿足基本的生產需求,無法真正實現物聯網,這其中有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控制精度上存在誤差。 這時5G低延時、高可靠、海量連接的優勢便顯現出來,運用5G提高鍛壓工廠內機械手、AGV小車等設備的精度,能夠有效降低生產中的“不合格率”,更加有效地助力鍛壓企業降本增效,可以預見未來鍛壓零部件的供應體系,也將更加趨向于自動化、智能化。
一般來說,鍛壓企業談到降低成本,總是不確定應該從何處開始縮減,而5G的運用能夠幫鍛壓企業更好地解決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我們以最基礎的生產成本為例,工廠里能夠查詢到每天用了多少水電氣,但是并不能確定每臺設備用了多少,如果此時要求集體縮減相同值,很明顯是不公平的。 5G技術商用后,鍛壓企業便可搭載一個叫NB-IOT架構的設備,然后就可以輕松地知道每臺設備用了多少,浪費在哪里,應該節約在哪里,理性地控制成本、節能減排、綠色生產。
值得注意的是,5G技術還能夠實現對特定環境下的大型設備的遠程控制操作,未來工業AR、工業自動化控制將在鍛壓生產領域大規模應用。以與我們密切相關的汽車行業為例,目前國內已有多家車企正在利用 5G 技術積極推進整車 C2B 大規模定制和零部件智能工廠項目,諸如上汽和移動、廣汽和電信、一汽和聯通等。
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我國5G頻譜主要分布在中頻段,信號傳輸距離有限,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才能完成全國覆蓋,根據科技公司的理性預測,從5G商用,到實現萬物互聯,至少需要3到5年。 5G不是鍛壓行業的未來,它只是開啟未來之門的一把鑰匙,可以想象隨著5G技術與鍛壓行業的深度融合,接下來會有一場關于鍛壓行業的“進化”加速而至,我們或將迎來一波中國鍛壓智能化的集中爆發期。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