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一派繁忙景象。公司總投資2.8億元的齒輪技改項目正式投產,主要為大眾和奧迪配套生產新型汽車齒輪(軸),年新增精鍛齒輪(軸)800萬件產能,新增銷售3億元、利稅4200萬元。 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太平洋精鍛銷售額與凈利潤分別達11億元和2.45億元,同比增長22.5%、28.5%,均比五年前翻一番。企業連續九年產銷穩居全國同行業之冠。 “科技創新,讓太平洋精鍛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公司董事長夏漢關這樣說。 10多年前,太平洋精鍛改制之初,夏漢關敏銳意識到,隨著汽車產業發展,作為關鍵零部件的轎車變速箱齒輪,市場前景廣闊。夏漢關通過抵押個人房屋、發動骨干員工集資、向銀行貸款等辦法,共籌資260萬元研制新品。不到一年,即成功開發出高端乘用車精鍛齒輪,得到專家和客戶普遍認可,企業迅速形成量產,走出一條專業化之路。 創新,必須舍得下血本。夏漢關指著一臺德國舒勒2500噸五工位冷鍛自動化壓力機介紹,幾年前,這臺機器價值6000多萬元,公司咬牙買下了,成為國內唯一擁有該設備的企業。到目前為止,該設備在整個亞洲也僅有2臺。豐田、寶馬、奔馳等汽車公司看到企業擁有這樣的設備,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橄欖枝”。 創新,要有大院大所作后盾。太平洋精鍛與華中科技大學、北京機電研究所等大院大所合作,先后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李德群院士工作站等6個省級研發創新平臺,近三年每年投入研發經費占銷售額5%左右。強大的研發創新平臺和足夠的科研經費投入,不斷催生新品。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研制出300多種個性化精鍛齒輪,滿足了各種高端乘用車的需求。 創新,離不開人才作支撐。太平洋精鍛堅持內培與外引相結合、引進博士后進站等方式,實行“能進能退”的柔性用人機制,先后延攬數十名行業技術骨干為企業服務。目前,公司擁有研發人員222名,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54人,其中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列入省“雙創計劃”3人。擁有授權專利115件,其中發明專利34件,包括美國、日本、德國、韓國專利各1件。公司牽頭或參與制定、修訂了15項國家、行業標準,先后承擔完成國家、省級重大科技項目10多項,其中國家科技支撐、科技重大專項4項,省科技成果轉化資金2項。企業技術中心參與研發的“多工位精鍛凈成形關鍵技術與裝備”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當下,太平洋精鍛正積極在全國布局。投資5億元,在天津濱海新區成立天津太平洋傳動科技有限公司;投入1億元全資收購高新技術企業寧波諾依克電子有限公司。公司同時瞄準新能源汽車相關組件,進行前瞻性投資布局,投資3億多元實施的新能源汽車電機軸、鋁合金渦盤精鍛件制造項目和“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項目(一期)”預計今年7月份建成投產,屆時將成為企業新的增長極。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