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以來,網上出現了一些詆毀中小微和民營企業的文章和言論,幾個所謂的馬列資深老研究人員發表了一些嚴重擾亂“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維”的文章和言論,讓中小微和民營企業嚴重恐慌了一陣子。 盡管最近中央做了一些努力,給中小微和民營企業吃了定心丸,但所提及的一些政策和目前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仍然不能有效地落實在中小微和民營企業身上,很好地發揮作用。大部分的鍛造、沖壓和鈑金制作企業為中小微和民營企業,因此,有必要將鍛造、沖壓和鈑金制作行業中的中小微和民營企業的感受匯總分享(注:以下的中小微和民營企業特指鍛造、沖壓和鈑金制作行業企業)。 一段時間以來,環保整治和去產能,深受打擊的是中小微和民營企業,一些企業能夠正常生產,不是靠合理合法合規的制度保證,而是依靠人際關系,依靠人情疏通。這是中小微和民營企業的悲哀,是中小微和民營企業發展最大的麻煩,也是中小微和民營企業的無奈選擇。記得前些年一些地方鬧電荒,被迫被拉閘和限電的就是一些中小微和民營企業,我們鍛造、沖壓和鈑金制作企業也是首當其沖,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這個問題,不難得出,“中小微和民營企業需要的是社會的正確的認知和公平的待遇”。 政策法規方面,制訂行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幾乎完全基于大型或國有企業的實際,一些觀點和內容也保留嚴重的“計劃經濟思維”,許多規定完全不適合中小微和民營企業,其比較特別的是勞動合同法、勞動糾紛調解“息事寧人”邏輯,以及一些法院處理經濟糾紛時采取的“遇公拖延”的做法,還有就是政府管理手續和流程繁雜,獲得許可艱難,中小微和民營企業很是艱辛。舉個例子,國家和地方每年出許多的企業扶持政策,中小微和民營企業普遍地非常難以獲得支持,就是得到了,因為支持力度有限,在應對審、查、監和檢的過程中,支持的資金也就所剩無幾,常常還會增加支出,用中小微企業的話說:“還不如沒有這個政策的支持呢。”一些中小微企業爭取政策往往不全是為了得到扶持,而是為了名,以及能與權力部門掛上夠,打上線兒。特別是一些位于縣級的中小微和民營企業,他們要接受N次的工業園區、縣、市、省和中央多級的審、查、監和檢,中小微和民營企業的困難可想而知。 在融資和貸款方面,中小微和民營企業并不是貸不到款,而是融資成本太高,許多貸款方案和流程完全不適合中小微和民營企業。有的時候還會被區別對待,“等值抵押”和“人際關系融資”增加了企業的難度和成本。國家推出許多擔保公司,看上去是為這些中小微和民營企業服務,實際上是無形中增加了融資的成本,腐敗也會在這中間產生。 老百姓眼里的“好欺負”,一些地方的老百姓不敢碰觸國有或大型企業,但如果是小微或民營企業就不會那么幸運了,一些地方過年過節總會讓這些企業莫名其妙地支持,去安撫一些搗亂分子,如果不從,就會有人堵門,惹事兒。 在解決人才落實政策方面,地方政府一定會給一些大型的國有企業足夠的指標和條件,以吸引和安置人才,但中小微和民營企業就非常艱難,一些能夠獲得支持的企業,也是依靠“關系”或“名聲”,這是中小微和民營企業的最大發展障礙之一。 困難中的中小微和民營企業大部分是從事傳統基礎產業的企業,或者是基礎制造業的企業,這些企業沒有“時髦”者的社會影響,更被一些“時尚官員”所鄙夷,從而對這些企業造成了難以想象的傷害和打擊。某地一個主管工業和經濟的副廳級干部到一個傳統制造企業考察,問老板,你們的產品市場在那里;老板答,主要是出口國外,屬于當下這個行業最先進的產品;問,你們執行誰的標準,答,用戶的標準;再問, 你們有什么專利或獨創嗎,答,每一件產品的生產過程都是獨創,專利沒有。領導結論,那你們這產品也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企業沒有什么先進性,金融、互聯網、人工智能是我們這里需要發展的,你們企業不行。這個例子充分說明了“把基礎視為低擋”,“把工匠當成了苦力”,“把物質創造和制造定義為膚淺”,值得人們深思。 從某中意義上講,中小微和民營企業已經淪落為后娘的孩子,比不過外資企業,中小微和民營企業大部分情況下只能靠邊站,這是目前的現實。在國家重大建設項目中,能夠容許中小微和民營企業參與,那真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兒,因為重大項目中的首選是國有。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