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能源咨詢公司MAKEConsulting(以下簡稱“MAKE”)近日發布《2017年中國風電市場展望報告》。該份報告深入分析我國主要政策調整、經濟發展趨勢、電網建設升級與風電市場動態,預測未來我國風電市場發展。 記者就此專訪了該公司中國風電市場分析師李小楊,請她結合報告就上半年我國風電市場整體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談了自己的看法。 上半年風電新增并網容量下滑幅度明顯 中國電力報:請簡要評價今年上半年中國風電市場發展情況。 李小楊:今年上半年從風電并網運行情況看來,根據國家能源局和中電聯發布的并網數據,2017年前五個月新增并網容量4.1吉瓦,同比下滑40%。從風機新增訂單情況看來,根據MAKE的《全球風機訂單數據庫》,今年前五月的新增訂單容量同比下滑9%。其中,新增訂單分布進一步向中東部和南部地區轉移,“三北”地區新增訂單僅占34%的新增市場份額。受到2017年風電預警機制的影響,紅色預警省份的新增裝機大幅下降。“三北”地區新增裝機重心向棄風限電程度較輕的山西、河北、陜西等省份轉移。在中東部及南方地區,開發商們仍在爭奪風速及開發條件較好的資源。 雖然風電行業整體呈明顯下滑趨勢,但海上風電市場活躍度進一步提高。其中,江蘇省的項目建設速度進一步加快,多艘安裝船同時施工,大幅度地縮短了建設周期。福建省緊隨其后,多個項目完成核準和開建。其他省份也積極的開始前期的風電規劃和示范項目的建設。 中國電力報:相關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棄風限電情況有所好轉,對于下半年以及后期發展,您有著怎樣的預判? 李小楊:相關報告顯示,第一季度的棄風電量雖同比減少,但要徹底解決棄風限電仍要下很大功夫。 雖然棄風限電現象嚴重的部分省份例如新疆、遼寧省的第一季度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有所回升,但是許多沒有出現棄風限電省份的風電利用小時數卻出現的明顯減少。因此,棄風現象是否好轉不能僅僅通過棄風電量的減少來評估。 雖然預警機制執行可以有效地降低紅色預警省份的棄風限電水平。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卻將棄風限電轉移到了其他省份。風電預警機制僅僅可以作為一項市場監督政策而不是治理政策。 在預警機制政策執行下,獲得紅色預警結果省份的棄風限電現象預計會有明顯緩解。但由于部分省份如新疆、甘肅以及吉林當前過高的棄風限電。MAKE認為這些省份短時間將棄風率降低到合理水平仍有很大難度。同時,由于增量市場轉移,目前棄風水平相對較低的省份或將出現更加嚴重的棄風限電,比如、山西、河北、陜西等省份。雖然目前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多項政策解決棄風限電,但目前看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因此。MAKE預計棄風限電在2020年最理想的情況下是可以為分區域將棄風限電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 我國海上風電有望在2018年邁入吉瓦級 中國電力報:今年上半年多地傳出海上風電項目開工建設消息,您認為未來幾年我國海上風電是否會進一步提速?目前掣肘行業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李小楊:根據MAKE數據庫對于海上風電項目收集、追蹤和分析,預計中國海上風電市場發展速度將加快,并于2020年超過國家能源局制定的相關目標。 MAKE預計海上風電新增并網于2018年邁入吉瓦級,并于2020年達到6.1吉瓦,海上風電發展提速。中央和地方政府對海上風電推動和支持力度加大,風電開發企業的海上風電投資熱情也明顯提升。 目前海上風電發展主要受到項目收益的制約。一方面,雖然國家和地方政府表態支持海上風電發展,但除了上網電價政策以外,沒有其他實質性的國家政策可以從經濟上支持海上風電發展。另一方面,高投資成本、運維成本以及高風險仍然限制了海上風電的開發門檻且項目收益較低。通過過去幾年的經驗積累,江蘇省的海上項目開發流程以及配套供應鏈日益成熟。 然而,其他省份的海上風電開發仍然處于初步階段。福建和浙江的建設成本相比于江蘇省高出20%~25%左右。因此,相對于高額的前期投資,海上風電的項目收益依舊非常有限。 風電翻新改造市場將釋放出巨大潛力 中國電力報:目前我國風電已經連續領跑全球市場,您如何看待風場翻新改造市場所釋放出來的潛力? 李小楊:截至2016年底,中國累計并網容量已經接近150吉瓦。過去十年中國風電的高速發展為未來翻新改造市場創造了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體量。除此以外,由于市場早期(主要集中于2009~2012年)國產風機設計的不合理性以及制造品控普遍低下,該階段吊裝的風機將會提早進入翻新改造階段。因此,未來中國翻新改造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中國的風機翻新改造市場尚未起步,不僅國家沒有出臺相關指導性文件,行業對翻新改造的概念也沒有形成清晰的共識,經常會和風機技改混淆到一起。MAKE預計“十三五”期間風機翻新容量非常有限,不會超過100兆瓦。風機翻新改造項目僅限于初期的市場探索和經驗的積累。2020年以后,風機翻新改造市場發展速度加快,并于2024年開始實現吉瓦級增長。 配額制和綠證制度需配備強制屬性 中國電力報:怎樣看待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和綠證對風電未來發展的影響? 李小楊:中國當前的非水可再生能源配額目標不是標準意義上的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度。因為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的一個重要屬性在于強制性。而中國目前尚未出臺任何相關的獎懲制度。基于可再生能源配額制上的綠色證書交易系統,在一定程度可以幫助義務承擔者提供多種途徑更為靈活的完成配額制目標。然而,綠證也處于自愿購買階段,完全依賴于整個國家的環保意識,尚未提升至強制階段。 中國當前的市場現狀在于可再生能源配額目標沒有強制性,地方政府以及開發商的執行意愿較差;基于自愿認購基礎上的綠證交易與社會對可再生能源的認可度密切相關,無法從需求側反向刺激風電發展。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