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與中國電子貿促會共同主辦的“2017中國國際物聯網博覽會”于6月7日至9日在北京召開。 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工信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張琪表示,物聯網帶動新興產業的發展,要探索和發展智能制造的新模式,要推動萬物互聯的智能化新時代。要促進物聯網和實體經濟的融合,推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培育新的模式和新的業態,構建基于物聯網的共享、創新、創業平臺。 張琪表示,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伴隨著我國信息通信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以及“金系列”國家信息化重大工程多年的成功探索與實踐,對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百姓民生改善以及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均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張琪認為,要以信息化引領,培育新的動能,加速重構全球體系和競爭格局。張琪介紹,從2000年開始率先啟動了物聯網的感知技術的應用,以RFID應用為嵌入點,包括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等,金卡工程在12個重點行業領域開展了物聯網RFID感知技術的試點和工程示范。2016年整個中國物聯網的市場營銷已經超過9000億元,充分體現了創新驅動、跨界融合、協同發展。 談到物聯網,張琪認為,物聯網是建立在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廣泛應用基礎上,必須加快建設自主可控的網絡基礎設施,確保信息安全和國家安全。要盡快突破關鍵感知核心芯片及軟件,掌控發展的主動權和搶占科技制高點,依靠創新推動發展。 張琪表示,創新開創未來。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的全局位置,要敏銳的把握全球信息通信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新趨勢。物聯網帶動新興產業的發展,要探索和發展智能制造的新模式,要推動萬物互聯的智能化新時代,所以人工智能是非常重要的。要促進物聯網和實體經濟的融合,推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培育新的模式和新的業態,構建基于物聯網的共享、創新、創業平臺。要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等等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方面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研發,核心關鍵技術的自主、攻克,整個產業的規模化發展,要把中國的信息化建設植根于國內信息通信產業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可控的國家網絡。 張琪特別強調,國家信息化建設和各個行業各地的信息技術應用,必須要植根于中國自主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上,要產用結合,兩化融合。我國物聯網的發展必須植根于中國自主可控的網絡基礎設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感知芯片和系統軟件,以及完整的配套產業、應用服務平臺及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堅實基礎上。發展必須要有新思路,要抓緊把創新性、突破性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戰斗力和新動能。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賈雪琴表示,推動物聯網的驅動力主要來自于當前有一些傳統產業的智能化升級,以及規模化消費升級興起。傳統的產業智能化升級,主要體現在當前各國都在利用物聯網升級工業和制造業提升競爭優勢。 與會專家表示,世界經濟加速向以網絡信息技術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要把握這一歷史契機,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要加大投入,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