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第五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在深圳拉開帷幕。圖為現場展出的企業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 “智能化正成為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發展趨勢。在產業發展方面,我國正與全球同步邁進,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等細分領域甚至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涌現出一批具備競爭實力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已具良好的發展基礎。”4月9日,亞洲規模最大的電子信息行業綜合展覽會———第五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利華、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袁寶成、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彪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劉利華在展會同期舉辦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做出上述表示。 “智能”概念深入人心 劉利華在講話中表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連續多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手機、微型計算機、網絡通信設備、彩電等主要電子信息產品的產量居全球第一,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龍頭企業實力顯著增強,生態體系進一步完善,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全面凸顯。近年來,在世界經濟深刻調整和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形勢有了新變化:一是信息技術創新進入新一輪加速期,二是全球電子信息產業格局面臨新的調整,三是國家重大戰略推進實施亟待產業新突破。在新的形勢下,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必須把握產業發展新趨勢、新熱點,樹立新思路,采取新舉措,突破新技術,拓展新市場,提供新產品、新服務,加快產業發展方式轉變,強化產業競爭力。 劉利華指出,“智能”的概念已逐漸為全社會所熟知,智能技術、智能產品、智能服務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從國內外產業發展實踐看,智能化正在成為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發展趨勢,能夠為電子信息產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發展空間和發展動力。一是以智能為核心的技術產品不斷涌現;二是以智能為特點的應用需求持續拓展;三是以智能為重點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在產業發展方面,我國正與全球同步邁進,已具良好的發展基礎。“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政策文件中,將智能技術、智能產品列為發展重點,對以智能為引領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礎還存在薄弱環節,核心技術仍然存在短板,距離智能化發展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關鍵跳躍 劉利華強調,面對新一輪技術創新和產業變革熱潮,我們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落實推進“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重大戰略,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努力打造以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為代表的智能信息產業,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關鍵跳躍,以產業新動能帶動經濟社會實現新發展。重點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突破核心技術,夯實智能化發展基礎。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圍繞智能信息產業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布局建設國家創新中心,加大對計算機視聽覺、生物特征識別、復雜環境識別、新型人機交互、自然語言理解、機器翻譯、智能決策控制等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力度,大力支持智能芯片、智能傳感器、智能操作系統、智能控制系統等軟硬件產品發展,支持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端服務器、關鍵網絡設備、網絡安全技術設備、中間件等基礎技術產品開發,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打造全產業鏈協同創新機制,切實增強智能信息技術和產業的發展能力。 二是促進融合配套發展,打造智能信息產業體系。把握智能化發展趨勢,推進電子信息產業模式創新,圍繞產業鏈促進融合發展。以智能化消費需求為導向,著力推動軟硬融合、制造與服務融合、網絡與產品融合,大力發展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智能無人系統、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家居產品等智能消費產品和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等行業智能化產品,強化產業鏈各環節配套發展,建立健全智能信息產業體系。 三是開展智能化應用示范,激發傳統產業新活力。發揮智能信息產業對“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國家戰略的支撐作用,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工業智能傳感器、智能工控系統、工業機器人等核心技術產品和智能裝備系統。深化智能信息技術與農業、醫療、交通、能源、金融、安防等行業領域的融合,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家居、汽車、無人系統、安防等領域的推廣應用,積極發展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能電網、智能安防等服務,積極開展典型智能化應用示范,加速傳統產業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轉型,帶動實現新發展。 平板顯示產業進入發展攻堅期 “我國平板顯示已進入發展攻堅期和深水區,全行業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在‘十三五’實現世界第一的目標。同時,在我國平板顯示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要謹防投資過剩,廠商投資建線時要充分評估風險,國家應加強引導和管理,地方政府也要謹慎投資。”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在本屆論壇發表演講時就平板顯示產業現狀做出上述判斷。 歐陽鐘燦分析指出,從全球面板生產線布局來看,2016年全球6代以上面板生產線一共有34條,其中韓國有7條、日本有5條、我國大陸有11條、我國臺灣有11條生產線。未來5年,全球面板生產線將新增18條,其中我國有14條。2015年,中國大陸8.5代液晶顯示大尺寸產能已處于世界第一,到2019年京東方產能將超過三星成為全球第一,中國大陸面板廠產能市場占有率也將位居全球第一。 然而,在歐陽鐘燦看來,顯示產業形勢向好,存在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挑戰。第一,TFT-LCD超高世代線投資過熱,應加強引導。第二,8K超高清產業鏈發展不平衡,應盡快出臺頂層規劃。第三,突破OLED關鍵技術瓶頸,完善產業鏈配套,加快產業化步伐。第四,量子點技術快速發展,關于量子點技術和OLED技術究竟誰才能成為未來趨勢,成為行業探討的重點。第五,在印刷顯示領域,我國印刷顯示樣機技術與國際水平差距不大,但是部分材料技術相對落后3~5年。我國與國外都處于印刷顯示產業化的引導期。 作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風向標和大舞臺,本屆博覽會展覽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匯聚了海內外1700多家企業的最新成果,著力展示信息技術引發的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