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動汽車產業風起云涌,上游動力電池產業直接受益,發展潛力巨大。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動力電池市場將超過萬億規模,而市值過萬億的巨頭公司也將在這一領域誕生。 國際巨頭側目,眾多行業資本、產業基金紛紛涌入,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動力電池產業都在多重因素的攪動下,正經歷著一場冰火兩重天式的境遇。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極大程度上催生了動力電池的市場需求,動力電池的上下游產業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的多個領域都有多方資本的瘋狂涌入。 據統計,僅2017年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領域的投資項目就有50多個,總投資額達到919.96億元。其中,動力鋰電池項目有30個,投資額達到676.27億元;正負極材料項目有16個,投資額達183.19億元;電解液及隔膜項目有6個,投資額為60.5億元。 瘋狂投資導致產能過剩,已成不爭的事實。以國內為例,今年1-10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累計裝機量是18.1GWh,而同期國內動力電池的產能已經超過200GWh。 另一方面,在上游原材料漲價和下游整車企業壓價的雙重壓力之下,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的淘汰賽已進入倒計時,行業集中到排名前幾大的龍頭已成態勢。 還以中國市場為例,配套產品進入工信部目錄的動力電池企業,2016年的時候還有200多家,到今天已經迅速降到90多家。 2016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中,日韓系的松下、LG、三星SDI占有30%多的市場份額,中國國內排名前三的動力電池企業也占有過半的市場,并且這一趨勢還將繼續擴大。 兩極分化導致保持技術壁壘、成本優勢(取決于規模、技術與產業鏈布局)與客戶壁壘的巨頭業已形成了行業的主要護城河,松下、LG、三星SDI的技術和成本領先優勢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發揮作用,繼續在全球范圍內保持較強的競爭力。隨著中國市場的進一步放開,巨頭們極有可能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搶占國內企業的市場份額。 在中國,國內的電池企業正向以比亞迪、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電池巨頭為代表的壟斷式發展,一些弱勢的電池企業將逐漸被邊緣化。 松下 歷程:1994年開始研發可充電鋰離子電池,1998年量產筆記本電腦專用的圓柱形鋰電池,2008年與三洋電機合并,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供應商。2008年,松下與特斯拉首次展開合作,成為特斯拉獨家供應商,迅速崛起。 主要產業布局:美國、日本和中國市場 技術路線:NCA高鎳三元材料,圓柱形電池 產品性能和技術參數:18650電池的正極材料采用NCA,負極材料使用硅碳復合材料,單體能量密度達到250Wh/kg,21700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工藝成熟,產品良率高,正在從18650向21700轉型。 產品核心競爭力:電池能量密度水平世界領先 戰略合作整車企業:特斯拉 下游采購整車企業:大眾、福特、豐田 主要配套車型:特斯拉Model S、Model X、Model 3、大眾E-UP、豐田普銳斯 市場規模:2016年出貨量6.7GWh,其中特斯拉占了6 GWh 市場預計:預計2017年將達到10 GWh 原材料供給:主要來自日本國內。 工廠分布:日本、美國、中國。其中當前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的電池均在日本工廠生產。與特斯拉合資建造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松下在中國大連和蘇州各建立了一個工廠,大連工廠生產方形電池,目前一期工程已投產。蘇州工廠生產18650圓柱形電池。 LG化學 歷程:1998年開始研發鋰離子電池,2009年與韓國現代起亞合作,進入動力電池市場。 主要產業布局:美國、中國、韓國和歐洲 技術路線:NCM三元材料電池,軟包電池。 產品核心競爭力:全球軟包電池的龍頭,電池設計靈活,散熱和安全性能較高。利用集團內大量化學材料的產品線協同開發鋰電池,通過規模化生產有效降低成本,具有品質和價格雙重優勢 戰略合作整車企業:現代起亞 下游采購整車企業:通用、雷諾、日產 主要配套車型:雪佛蘭Bolt、Volt、雷諾Zoe 市場規模:2016年出貨量1.4GWh 市場預計:預計2017年將達到4GWh 原材料供給:部分自產+部分外部采購 工廠分布:韓國、美國、歐洲和中國均設有動力電池工廠。分別位于韓國吳倉、美國霍蘭德、波蘭弗羅茨瓦夫和中國南京。其中南京工廠將成為LG化學全球最重要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三星SDI 歷程:2000年開始進軍動力電池領域。2008年,和博世合資成立了動力電池公司SB Limotive,2009年,成為寶馬動力電池供貨商。2015年5月收購Magna的電池業務子公司MSBS,從此構建立起從電池單元、模塊到電池組完整的電動汽車電池業務體系。 產業布局:中國、歐洲和韓國 技術路線:三元材料,方形電池,正在積極跟進21700電池的生產 產品性能和技術參數:方形電池能夠滿足大容量單體電池的需求,對BMS和PACK的設計要求較低 產品核心競爭力:技術路線追隨松下,產品與松下、LG化學存在一定差距。 戰略合作整車企業:寶馬 下游采購整車企業:大眾 主要配套車型:寶馬i系列 市場規模:2016年出貨量1.2GWh 市場預計:預計2017年將達到2GWh 原材料供給:部分自產+部分外部采購 比亞迪 歷程:2003年正式進入汽車制造領域,2006年純電動轎車F3e研發成功,搭載ET-POWER技術的鐵動力電池。 主要產業布局:中國和北美市場 技術路線:磷酸鐵鋰+三元材料,方形電池,近兩年開始積極拓展三元鋰電池。 產品性能和技術參數:磷酸鐵鋰電池具有壽命長,安全性高,耐高溫,價格便宜等優勢。缺點是能量密度低,低溫性能差。 產品核心競爭力:磷酸鐵鋰的技術和市場優勢全球領先 戰略合作整車企業:比亞迪 主要配套車型:比亞迪唐、秦、e6、K9等 市場規模:2016年出貨量7.4GWh. 市場預計:預計2017年將達到10 GWh 原材料供給:主要來自國內 工廠分布:惠州、深圳坑梓 寧德時代 歷程:2011年成立,2012年與華晨寶馬展開合作,配套之諾1E電動車,成為寶馬大中華地區唯一一家電池供應商。 主要產業布局:中國市場 技術路線:磷酸鐵鋰+三元材料,方形電池 產品核心競爭力:最新研發的高鎳三元材料為正極、硅碳復合物為負極的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達到300Wh/kg以上。 戰略合作整車企業:宇通、上汽、東風、長安 下游采購整車企業:華晨寶馬、北汽新能源、吉利、廣汽、奇瑞、蔚來 主要配套車型:華晨寶馬之諾、北汽E150、宇通新能源客車 市場規模:2016年出貨量6.7GWh 市場預計:預計2017年將超過10 GWh 原材料供給:主要來自國內 工廠分布:寧德、常州 國軒高科 歷程:2006年成立,2009年開始配套電動客車電池,2012年開始配套電動轎車動力電池。 主要產業布局:中國市場 技術路線:磷酸鐵鋰+三元材料,方形電池 產品核心競爭力:最新研發的三元鋰電池采用高鎳正極材料匹配硅基負極材料可實現單體電池能量密度達281Wh/kg,采用富鋰正極材料匹配硅基負極材料實現單體電池能量密度達302Wh/kg。 戰略合作整車企業:北汽新能源、南京金龍、中通客車 下游采購整車企業:奇瑞、江淮、安凱客車 主要配套車型:江海iEV3、北汽EC180、安凱電動客車 市場規模:2016年出貨量1.86GWh 市場預計:預計2017年將達到2.6 GWh 原材料供給:主要來自國內 工廠分布:合肥、南京、青島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