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北京車展前夜,全新梅賽德斯-奔馳長軸距E級車在北京進行了全球首發。以交響樂《在希望的田野上》作為開幕曲,成為這場首發式上最具符號意義 的環節。“非常坦白地說,之前我對《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不是很熟悉,但是昨晚看到了中國朋友的反應,感受到了大家對這首歌的情感。”親赴中國為全新長軸 距E級車“揭幕”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蔡澈博士稱,“我們希望更加了解中國市場,了解中國客戶,而我們近些年所取 得的進步也得益于我們對市場更為深入的了解。” 除了以這首滿載著80年代年輕人記憶的歌曲來示好全新長軸距E級車在中國的目標消費群外,巨幅LED屏上頻繁出現的五星紅旗背景,以及以蔡澈博士為首的奔馳高管西裝上的中國國旗徽標,都在傳遞著奔馳對中國市場前所未有的倚重。 繼中國市場2015年取得35%的銷量同比增幅,并晉升為奔馳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后,2016年一季度,奔馳在中國銷量繼續高歌猛進,以同比39%的 增幅達至105000輛,不僅在中國市場超過競爭對手華晨寶馬,在全球市場上也帶動奔馳超越了奧迪和寶馬,奪回豪華車市場冠軍之位。 “中國是E級車全球最大市場,我們相信,全新長軸距E級車能夠全面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作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唐仕 凱先生多次強調,定位為“全球最智能行政座駕”的全新長軸距E級車具有“中國制造,專屬中國”的特性。“智能與情感”是全新長軸距E級車的兩大核心設計理 念,業界也在關注,而主動走進中國時代文化的通道中,努力與中國消費者實現精神層面共鳴的奔馳,這次能否為奔馳開啟又一個快速增長點。 E級車所在的細分市場容量占整個豪華車市場的20%左右。據調查數據顯示,該級別車型在中國市場的月銷量約為40,000輛。而全新梅賽德斯-奔馳長軸距E級車能否在這個相對飽和的細分市場中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進而為此細分市場注入更多動力,我們對此滿懷期待。 E級轎車是奔馳在中國投產的首款車型,2016年是奔馳E級車在中國的第11個年頭,也是戴姆勒與北汽新十年合作的開始。除了在產品層面期待第三代 國產長軸距E級車能夠復制最新一代奔馳C級車的銷售盛況外,以福建奔馳股權在福汽和北汽之間的轉移為起點,奔馳在中國的新機遇及其與北汽合作的新布局,也 正在逐漸打開。 專訪 經濟觀察報:中國已經成為奔馳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對于全新長軸距E級車在中國上市后的表現,奔馳有怎樣的預期? 蔡澈:中國相關機構對今年中國的乘用車市場增長預期為7.8%-8%,我們認為這個預期相對合理。今年一季度中國乘用車市場同比增長為10%左右, 豪華車市場也有不錯的表現。梅賽德斯-奔馳第一季度在華的同比增長達到39%,給了我們非常好的開年業績,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全年都會有如此高昂的增 速。 E級車所在的細分市場在整個豪華車中占20%左右的比例,它也是奔馳核心的車型。依據在C級與S級車上的表現,我們對E級車的市場表現非常自信。全新長軸距E級車帶來了很多期許,但它將在今秋正式推向市場,相信明年它才會真正發力。 經濟觀察報:奔馳今年第一季度超過寶馬成為全球豪車銷量冠軍,這是否意味著在中國,奔馳也有望早于預期實現對競爭對手的超越? 蔡澈:的確,我們今年一季度在全球范圍內比寶馬多賣了近6000臺車,但我們的目標始終是希望實現有營利的、可持續性的增長。在銷量增長方面,我們希望能順其自然,希望我們的增長是源自對我們產品需求的增長。目前的狀態非常好,我比較滿意。 唐仕凱:我和在華的管理團隊一致認為,相對于排名,品牌的長期健康發展更為重要。我們不希望過于冒進而影響到產品的價值和服務的品質。而現在,C級車、S級車、GLA SUV以及 GLC SUV取得了非常穩健的發展,我們希望持續這一勢頭。 經濟觀察報:對于奔馳近幾年在中國的快速,業界普遍認為本土化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請問蔡澈博士是否認同這一觀點? 蔡澈:如果把本土化放在更為寬泛的概念來說,我是同意的。因為除了產品的本土化,還有我們不斷積累的對本土市場和客戶的認知。這里是“奔馳的第二故 鄉”。我們希望更好地了解中國和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并將這些需求與了解反映在整條價值鏈中,包括產品定位、生產以及營銷策略。目前為止,我們在中國成立了 研發中心,我們針對本地市場進行營銷活動。當然還有唐仕凱先生長期在北京,上述這些都是來幫助我們實現本土化的相應舉措。 經濟觀察報:奔馳和北汽都認為E級車開啟的是雙方下一個十年的深度合作,不知道在新的十年里,雙方的合作是否會涉及到新能源領域。 蔡澈:過去十年我們與北汽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關系,推動了奔馳在中國的本土化生產。未來,我們也期許有更為緊密的合作,也可能在新能源方面或其他方面,目前細節還在討論中。 經濟觀察報:中國正在進行經濟結構改革會給戴姆勒帶來怎樣的機會? 蔡澈:實際上政府做出一些經濟結構改革可以釋放出更多機會,這樣的機會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是有利的。 唐仕凱:很多西方媒體見到我的時候都會問中國GDP增長不再像以前那么強勁,中國不再會有雙位數的持續增長,你會不會感到一些擔憂?我覺得視角決定 一切,經濟結構的改善以及中國正在進行的城市化進程,都將釋放出更多機會到上海、北京、成都這樣的大型城市。因此,雖然現在汽車消費的增速降低了,但未來 仍是持續增長的市場,因此我本人是非常樂觀的。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