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九屆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的舉辦,人們驚嘆于數控機床行業的技術進步的同時,國內機床工具消費市場和行業經濟運行也成為了眾多行業人士關心的話題。數控機床是裝備制造業的“工作母機”,一個國家的機床行業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是衡量其裝備制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德國作為全球第二大機床生產國,在世界機床行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德國機床行業是五大機械工程行業之一,向所有工業分支領域提供金屬加工應用生產技術,為提高工業的創新和生產力做出了重大貢獻。它憑借其在工業產量方面的絕對地位,成為業內商業動態的重要指向標。在4月11日至15日舉行的ccmt上,共有110家德國企業通過參展為大家展示他們的企業實力。德國企業的展廳凈面積總共為4300平米,這一數據意味著,德國制造商是本次展覽會上的最大外資展團,這也突顯出他們將中國作為最重要出口市場的鄭重承諾。他們不僅把自己當作供應商,還將自己視為合作伙伴,幫助中國工業領域實現進一步發展和現代化,盡管其業務有時會呈現下滑態勢。 近些年,雖然中國機床行技術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但是在高端數控產品方面,嚴重依賴進口。因此對于國內機床行業來說,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自主化迫在眉睫。 中國投資力度減弱雙邊機床貿易放緩 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在2012年達到最高點,但在去年已跌至21億歐元,跌幅達到20%。這表明,中國工業領域的增長動力有所減弱:從目前形勢來看,生產技術資本投資的大幅增長已成為過往。盡管如此,中國仍是德國機床制造商最重要的銷售市場。在中國工業領域的現代化進程中嗎,高端機床是不可或缺的。中國超過四分之一的機床設備都從德國進口。德國制造商向中國提供廣泛的技術產品系列,其中對折彎機、車床和齒輪切削機的需求尤其旺盛。加工中心和研磨技術在基準年打下了一個相對堅實的基礎。但德中貿易并非單行道。2015年,德國從中國的進口金額達1.38億歐元,增長2%。在過去七年中,除2013年外,德國的進口一直在增長。其中,壓力機、腐蝕機和鉆床的需求尤其強勁。 從訂單來看,我們就會發現,中國工業領域的轉型尚未完成。2015年,來自中國的機床訂單量同比下跌13%,在三四季度尤其下滑嚴重,跌幅分別達26%和22%。但是,季度數據的絕對交易量顯示,在過去一年并無突發性的驟降現象,而是整體處于較低水平。 中國機床消費正逐步恢復 中國去年的機床消費額超過210億歐元,仍是全球最大的機床市場,美國和德國分別位于第2和第3位,均不足中國的1/3。但在連續三年下跌后,2015年,中國機床的消費量開始回升,以歐元計算,回升幅度達4%。這一數字很大程度上受到人民幣對歐元匯率的影響,實際上以德國貨幣計算,中國的機床消費額下降了11%,和回升4%的數據相距甚遠。如果以歐元計算,機床消費排名前10的國家,除俄羅斯外,消費額都在增長。 英國經濟預測機構OxfordEconomics(VDW的合作預測機構)再次看到了中國經濟到來的曙光。從總體經濟效益到工業產量和資本投資,最終到機床消費,作為雙邊貿易發展的重要指標,在2013年至2015年連續遭受重創后,預計即將回到增長軌道,無論以美元還是以德國貨幣計算,都是如此。 2016年德國機床工業形勢謹慎樂觀 接下來,我們簡單談談德國工業領域的形勢。在2016年,雖然全球面臨諸多經濟和政治風險,我們預計市場仍會微漲1%。去年,德國市場再創新高,產量增長4%,達到151億歐元。 2015年德國出口也增長了4%,這一增長主要源自對美國和歐洲的出口,分別增長了16%和6%。相比之下,對亞洲的出口不盡人意。這也反映出對中國出口大幅下跌。此外,在排名前15的市場中,只有對俄羅斯的出口有所下降,而對墨西哥、土耳其、意大利、匈牙利和韓國的出口數據則相當不錯。 2015年德國進口增長7%。在排名前15的出口國中,僅意大利和韓國出現下降。所有其他國家的交貨量均大幅上漲,英國、捷克、奧地利、波蘭、美國和法國均增福尤為明顯。但是,與德國管理公司的集團內交貨安排也發揮了重要作用。2015年德國機床消費增長6%,預計2016年會再增長2%。在訂單預訂方面,今年也迎來了開門紅,1月訂單預訂增長6%。 總而言之,這些數字都支持我們對2016年的走勢持謹慎樂觀態度。 回顧歷史,意義深遠,展望未來,更是任重而道遠。社會很技術變革浪潮已經從根本上掌握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如今,工廠數字化與網絡化為工業領域帶來了新的挑戰,但這同樣蘊藏著全新機遇。隨之而來的就是新的市場、能效及增材制造等問題,這些都是未來企業運營的決定性因素。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