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7日消息,汽車之家創始人、車和家 CEO李想通過微博表示,自己已經離開汽車之家的管理團隊十個月了,請求外界不要在問及有關汽車之家私有化的問題。 就在昨日,汽車之家大股東澳洲電訊宣布將以16億美元價格出售所持汽車之家47.7%股權給中國平安幾個小時后,汽車之家管理層竟突然提出要對汽車之家進行私有化。 上述私有化的提出令外界嘩然,其蹊蹺之處在于: 1、買方團由汽車之家CEO秦致及管理層牽頭,博裕、紅杉、高瓴資本參與,準備以31.50美元每ADS的價格進行私有化,財團并不包括中國平安; 2、澳洲電訊股權轉讓給中國平安的交易剛剛宣布,尚未完成。 不過,對于上述情況,李想并不關心,聲稱自己目前個人精力110%投入在第三次創業的車和家上。 據悉,李想曾創立了IT垂直網站泡泡網,隨后又帶領團隊創辦了汽車之家。去年6月14日,汽車之家正式宣布創始人李想將不再擔任汽車之家總裁一職,但仍是汽車之家董事、股東。隨后,李想開始投身第三次創業,創辦了一家名為“車和家”的公司,專注做電動汽車。 李想表示,車和家提供不依賴充電樁,像汽油一樣方便的電動車;將提供兩款車型來滿足90%的城市需求,一款小而美的SEV,一款大而強的SUV;車和家改變傳統的4S店的銷售與服務模式。 和大部分的汽車廠商一樣,車和家會采用從零開始自己建廠的方式,因為車和家的生產線相對簡單。 “我們不是什么互聯網造車,也不玩什么互聯網概念,我們就是標準的新生代汽車品牌。我們自己研發(研發與制造工程師團隊平均汽車行業從業15年以上);我們自己生產(自建常州武進750畝的30萬產能的全鋁工廠,以及配套的BMS與電池廠)。” 李想此前還曾表示,車和家要要打造小而美的電動交通工具,市面上尚無可參考的企業,豐田、本田、日產、標致、雷諾、大眾、奧迪等都曾有過類似雛形的概念車。從零開始,一直到把第一款量產車銷售一年,總共需要花四年時間,大概需要2億美元的投入。 “再給我們幾年,我們一定打造出來更多人愿意購買、可以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和品牌,真正的以未來的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而不是把那些賣不出去的燃油車改成電動車就丟給消費者。”李想說,車和家對自己的要求是像蘋果一樣去創新產品與商業模式,像華為一樣扎扎實實搞研發,并放眼全球市場。 據悉,除了車和家,李想還參與投資了蔚來汽車。除了李想之外,蔚來汽車的投資方還包括易車網董事長李斌,京東集團創始人兼CEO劉強東、騰訊、高瓴資本、紅杉資本和愉悅資本等。 蔚來汽車創立于2014年,總部位于上海,創始人包括李斌和一系列互聯網創業者,由李斌擔任董事長。此前有外媒報道稱,蔚來汽車計劃開發不昂貴的、環保的互聯電動汽車,挑戰特斯拉。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