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是中國的選擇,更是全球解決環境污染和能源危機的共識。對比中國通過補貼政策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一些國家甚至定下了停售燃油車的規劃,例如荷蘭、挪威、德國、英國。 作為美國能源部前助理副部長,大衛·桑德羅一直關注傳統能源給環境帶來的影響以及新能源對未來的變革。他曾多次來到中國,參與中美能源政策問題的探討,科技部萬鋼部長、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都曾與其會面。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大衛·桑德羅有較深的理解和認識。
美國能源部前助理副部長大衛·桑德羅 在2015年1月13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大衛•桑德羅通過對比中國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的變化以及中美兩國的變化展開演講。他認為,車輛是形成空氣污染車的主要原因,而電動汽車可以幫助減少中美石油進口量,節約更多的石油進口的賬單。美國加州在一些政策的推動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例如:加州的ZEV政策、各個州層面的稅后優惠政策等。放眼未來,大衛•桑德羅認為新能源汽車不僅是中國和美國的選擇,更是全球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即將舉辦的第七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他將把這個論斷進一步展開討論。 理查德•福斯特是耶魯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專業博士,麥肯錫元老級員工及榮休董事。在商業公司、非盈利機構和教育服務擔任過諸多董事和顧問要職,對科學和人文學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除了對麥肯錫發展的貢獻,理查德·福斯特與他在在麥肯錫的同事薩拉·卡普蘭共同出版了《創造性破壞》一書。
麥肯錫咨詢公司資深合伙人兼董事理查德·福斯特 理查德·福斯特認為,所有的社會都在改變,因為有新事物不斷產生,舊事物也在不斷淘汰。要想將新事物引入社會,舊事物就必須去除。社會積累的事物越多,去除舊事物也就變得越困難。“破壞式創新”這個概念是由奧地利籍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在20世紀之初提出并發展的。在熊彼特的啟發下,理查德·福斯特進一步展開了“創造性破壞”這個概念。他認為,從企業到一個國家,從一個人到整個社會,創造性破壞包括運營、控制、創新、淘汰四個元素。淘汰舊事物比創新更難,但由于人類處于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如果不去改變,就會落后。這就是“破壞式創新”的概念,要求人類不斷創新,不斷去除舊事物。按照理查德·福斯特的理論,毫無疑問汽車產業也到了要“破壞式創新”的階段。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