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內燃機再制造產業聯盟在北京召開第一屆四次理事會議。本次會議是總結2015年內燃機再制造產業聯盟工作,研討審議內燃機再制造“十三五”發展規劃的一次工作會議。 “兩型社會5678” 2015年,內燃機再制造產業聯盟成員單位已具備再制造整機15萬臺以上,增壓器23萬臺,發電機、起動機230萬臺,水泵、燃油泵、機油泵50萬臺以上的年生產能力。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葛紅做工作報告并介紹了相關情況。“十二五”期間,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在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的積極推動和廣大企業及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內燃機再制造作為國家發展綠色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產業規模、產品市場推廣、表面修復工程技術的開發應用和產品社會認知度提升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當前,內燃機再制造“需要做,有得做,能夠做,值得做,必須做”已經成為行業共識,行業緊緊圍繞“再制造產品質量不低于原型機新品、最大化舊件利用率”兩大核心目標,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內燃機再制造技術裝備體系,再制造技術裝備、修復能力和質量水平都得到顯著提升,標準體系建設逐步完善,逆向物流體系正在形成,產業隊伍不斷壯大。 會上,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云虎指出,對于中國制造2025和“十三五”規劃,綠色制造節約能源與資源,提高效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是包括內燃機在內的所有工業企業的發展方向。黨中央已為經濟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綠色循環發展是當今產業變革的主要發展方向,為再制造產業提振了信心。 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表示,再制造真正走在前面并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就是內燃機產業,希望內燃機再制造從產業鏈上發展,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向動力總成再制造擴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裝甲兵工程學院教授、再制造專家徐濱士更是妙趣橫生地說,原來再制造產業有一句順口溜,即“兩型社會567”,指的是再制造產業具有降低成本50%、節約能源60%、節約材料70%的能力,是典型的環境友好型與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產業。而現在說再制造要再加上一個“8”,即對環境的影響減少80%。由此這句口號可改變為“兩型社會5678”。徐濱士指出,再制造產業不光要從經濟效益上考慮,更應從環保節能上去做。 “一帶一”式發展模式值得肯定 提到內燃機再制造產業的“十三五”規劃,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邢敏表示,總體思路和指導思想是根據《中國制造2025》、國務院《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和工信部《內燃機再制造推進計劃》提出的任務要求,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下,圍繞整個內燃機工業“十三五”規劃,以促進行業自主創新發展為主題,以節能減排和提質增效為目標,以推進內燃機再制造產業化為主攻方向,強化創新能力提升,推進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轉型升級,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此次內燃機再制造“十三五”規劃的發展目標意在實現產業規模化發展,在其所制定的具體發展目標中,雖然也規定了一些產能和具體配套用途產品的達成目標,但其中更主要的思路仍然是在綠色制造框架下的環保節能與可持續發展,強調在實現產業結構調整與產品結構調整的基礎上實現相應的產業發展目標。 中國工業報記者注意到,對國內產業具有參考意義的是,一些發達國家針對未來相關產業已經提出了綠色發展的具體指標。綠色制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溫順如介紹,在國外綠色技術已成為占領制高點的重要技術指標。如美國的熱處理技術,到2020年,將減少能源消耗80%,縮短生產周期50%,降低生產成本75%,提高熱處理爐壽命10倍,降低熱處理爐價格50%,同時還要實現熱處理過程的零排放。日本制定了2025年高精密加工技術發展路線圖,從基礎加工技術的綠色優化、能源資源最小化以及全生命周期的視角,對綠色制造技術發展進行了預測技術發展為重點的規劃。 談到內燃機再制造產業現狀,葛紅特意強調,經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目前內燃機再制造業已形成具有產業特色的發展模式,實現了一企一帶(一個龍頭企業帶動一個小行業)、一業一帶(一個行業帶動一個產業)、一技一帶(一項技術帶動一個產品)和一示一帶(一個示范工程帶動一個產業園區),為我國再制造產業發展積累了經驗。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