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埃孚和天合兩大行業領袖的合并,從一開始就留給人們無限遐想。雖然此次收購已然完成,但是對于接下來的整合過程,業界無疑存有諸多期待。 按照采埃孚的官方說法,“合并后的集團將位列全球三大汽車供應商之一。合并后的公司是一個強大的汽車技術集團,所涉及的技術領域涵蓋了從駕駛員輔助系統和乘員安全系統到傳動系統、變速器以及制動和轉向系統。先進技術的強強聯合全面符合了不斷增長的安全性、燃油經濟性和無人駕駛技術等行業發展趨勢。” 巨無霸的體量,并不是雙方融合的最終目的。據悉,收購天合后,采埃孚將充分利用兩家公司的技術優勢、致力于當前和未來的業務需求以及在創造價值的同時完成轉型,以此在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下爭取更有利的市場地位。 “成為更大、更多元化的全球性行業巨頭的一部分,從而更好地參與未來汽車行業傳動、交通運輸和安全解決方案的發展。‘大而全’之后,我們將邁向‘全而精’。”面對此次赴北美采訪的中國媒體團,采埃孚相關人士如是說。 為全自動駕駛的未來趨勢提供全套解決方案 在2015年5月15日完成了對天合的收購后,采埃孚目前在全球大約40個國家擁有約230個公司駐地。2014年,兩家公司共擁有134000名員工,實現銷售收入共計300多億歐元。未來,新的采埃孚將繼續秉持高效性、安全性和自動駕駛的基本戰略,致力于為新的交通運輸趨勢提供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收購天合,采埃孚在其重要的戰略市場——美國和中國的銷售額翻了一番,中國的銷售額達到40億歐元,僅次于美國70億歐元的銷售額。2014年,采埃孚將5%的銷售額(目前為16億歐元)投資于研發,以促進更好的產品創新。因此,采埃孚在全球汽車行業中成為擁有最多研發資源的企業之一。 “我們致力于為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提供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更多具有附加值的完整的產品體系”,采埃孚首席執行官斯特凡·索默表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效率、安全和自動駕駛是必不可少的技術開發領域。”他表示,采埃孚一直致力于系統開發,并將矢志不渝地提高乘用車效率和安全性,使自動駕駛技術成為可能。 就目前情況而言,采埃孚已經能夠為全自動駕駛的未來趨勢提供幾乎所有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從變速器和橋驅動,到主動底盤系統,再到駕駛員輔助系統(包括攝像與雷達系統)、轉向機、電動轉向系統和軟件以及車輛控制系統。 同時,采埃孚將進一步提升傳感器技術和執行器,從而進一步提升目前已經可以量產的系統的成熟度。毫無疑問,與天合的強強聯合大大促進了雙方效率和研發能力的互補,如混合動力或純電驅技術的開發。在未來,新的采埃孚集團將獲益于新事業部在制動技術上的專業性,如再生制動。 而其另一個戰略目標是安全性。憑借廣泛的產品技術范圍,采埃孚將繼續領航未來。目前,采埃孚也提供將轉向、主動底盤技術和穩定系統網絡化的解決方案。與目前僅由制動系統控制穩定系統的方案相比,這將大大提升穩定系統的安全性。同時,采埃孚還將進一步提升傳感器技術和主動減振系統,從而開發帶有預測功能的底盤減振系統。 開發基于安全的自動駕駛技術 按照規劃,合并之后的天合將被納入采埃孚成為一個新的事業部——主動和被動安全技術事業部。憑借多年的市場積淀,該事業部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擁有全球領先地位,并將在下一個十年持續開發相關技術。 斯特凡·索默坦言,“安全”是自動駕駛技術開發的一個核心要素。現在,自動駕駛所需的主動安全系統已經能提供緊急情況下的一些自主功能,例如自動緊急制動、緊急轉向控制。而采埃孚天合正在積極擴展這些技術,通過高度發達的環境傳感器以及含有高級軟件的精密電子控制模塊等,使它們成為部分自主并最終完全自動化的駕駛功能。 采埃孚天合銷售和業務開發執行副總裁PeterLake表示:“自動駕駛會帶來許多益處,然而讓這些技術得到接受和應用的基礎是‘安全’。采埃孚天合90%的產品以安全為主導,具有深厚的經驗和專長來提供駕駛者、乘員和所有道路使用者能信賴的自動駕駛技術。盡管還有很多需要面對的挑戰,但隨著部分自主駕駛技術的逐步應用,人們已經開始體驗到其安全優勢。” 長期以來,采埃孚天合引領著傳感器、電子元件、制動系統、轉向系統的研發,并已開發出一系列部分自動駕駛技術。其中,“高速公路駕駛輔助”系統可以在車速低至0公里/時的情況下實現自動轉向、制動、加速。作為一個單車道應用,它結合了自適應巡航控制和車道保持技術,幫助保持車道,并預設距離跟車。更高級的多車道應用也在開發中,系統將配備360°傳感和自動超車等功能。上述系統采用的硬件配置,還可在最高60公里/時的車速下支持“交通擁堵輔助”功能。 PeterLake表示:“下一個十年,將帶來改變出行方式和駕駛體驗的歷史性機遇,而機遇的主題是改善全球道路安全。這需要整車廠、零部件供應商、政府、公共交通部門共同努力去實現,畢竟社會效益才是我們爭取的成果。” 據介紹,其自動駕駛系統的構建將主要依靠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傳感器。采埃孚天合正在開發第四代傳感器,進一步增強安全性、實現更多自動駕駛功能。比如,S-Cam4系列攝像頭包括單透鏡、單攝像頭版本以及更高級的三透鏡版本TriCam4,后者可支持更高級的自動駕駛功能;采埃孚天合的AC1000雷達可提供360°全景檢測,還可支持兩種模式的前視檢測功能,根據車速高、低相應切換。同時它還采用特別的調制解調方案,在車速較低時實現更廣范圍的檢測,車速較高時實現更遠距離檢測。 二是控制器。采埃孚天合第二代安全域ECU(SDE2)計劃于2018年量產,這將是實現自動駕駛的重要產品。 三是執行器(制動和轉向)。采埃孚天合集成自動控制系統不僅擁有卓越的制動性能;同時可實現ESC電子穩定控制功能;還可提升燃油效率,幫助整車廠達標更嚴苛的燃油經濟性法規;也可實現自動緊急制動和其它高級自動駕駛功能。這項技術將于2018年在某主流整車廠的車型上量產應用。據悉,采埃孚天合提供兩種類型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帶式電動助力轉向與柱式電動助力轉向。與液壓助力齒條齒輪轉向系統相比,該系統可節省3%~4%的燃油。當與攝像頭集成時,電動助力轉向就作為車道保持功能的執行器,提供轉向扭矩,將車輛保持在當前車道。 瞄準未來城市交通 智能城市汽車則是采埃孚發力的另一個重點領域。此前不久,采埃孚剛剛在IAA車展上通過一輛智能城市概念汽車展示了其在該領域的先進技術。 采埃孚智能城市汽車擁有機動性強、本地零排放以及與駕駛員和環境的互聯性特點。通過這款創新的概念車,采埃孚展示了智能互聯底盤/傳動系統以及駕駛員輔助系統中固有的潛力,并且在緊湊型和微型汽車細分市場中提供了一個針對城市個人交通的模范解決方案。這款概念汽車的核心是電機安裝在靠近車輪位置的全電動后橋驅動的ETB(輪邊電驅動電動扭轉梁)。 據悉,采埃孚以智能城市車輛的外觀打造了一款電動車,它是在標準微型汽車的基礎上完全獨立開發的。這款概念車從一塊牽引蓄電池中獲取電力,給位于前橋和后橋的三個模塊供電。采埃孚半獨立后懸架eTB(輪邊電驅動電動扭轉梁)通過分別位于左右輪上的緊湊電機提供推進力,每個電機都能產生40千瓦的功率。通過1400Nm的軸扭矩以及最大21000rpm的轉速,這款專為城市交通而量身定制的車輛最高速度可達每小時150公里。 HaraldNaunheimer表示:“在前橋上,我們采用了一個全新概念———轉向角度最高75度。”這一創新底盤概念大大降低了停車和轉彎操作時的轉向難度,反過來也提高了微型汽車的機動性,使得這款概念車能夠巧妙、輕松地一次性停入一個長度為4米左右的小型停車位。 而通過智能城市車輛中采用的智能駕駛員泊車輔助功能,新的前橋概念的優勢被進一步體現出來。該系統不僅能夠幫助駕駛員找到合適的停車位,還能完全自動地完成倒車入庫或側方停車。未來,智能泊車輔助功能有可能為駕駛員帶來更多好處:駕駛員可以在抵達目的地后下車,讓車輛自主尋找停車庫,從而節省寶貴的時間。 此外,基于云計算的采埃孚預見性云輔助功能可在智能城市車輛中提供最大應用范圍和行車安全。與純粹基于GPS的系統不同,采埃孚系統不僅能涉及到地形數據和限速信息,還能把每一段旅程中關于車輛位置、當前行駛速度以及橫向縱向加速度等數據存儲在云中。如果駕駛員再次行駛相同的路線,系統就會根據這些經驗數據以及實際車輛數據,計算接近彎道時的最佳速度。該輔助功能隨后會在進入彎道之前調節油門減速,在無需任何機械制動的情況下,把速度調節到可以成功進入彎道的點。所有這些不僅能夠保護車輛的電池和制動系統,還能提供更大的安全性,尤其是在急轉彎處。 值得關注的是,采埃孚智能城市車輛使用了多功能方向盤,一個OLED顯示器被安裝在駕駛員視線正視范圍內的方向盤邊緣。通過此顯示器,駕駛員可隨時獲知預見性云輔助系統的干預信息。而監測系統覆蓋了整個方向盤,并能監測駕駛員的手是否扶在了方向盤上。安裝在方向盤里的電控裝置將識別的駕駛員狀態轉化為電子信號通過車輛內部通信網絡告知中央電控單元。根據情況的不同,或對駕駛員發出警告提醒,或主動激活合適的輔助系統。 斯特凡·索默表示:“通過智能城市車輛,采埃孚展示了對城市個人交通行之有效的特定解決方案———把車輛中的現有技術和系統聯網,讓這些功能與駕駛員、駕駛員行為和環境進行互動,或者能隨時隨地的訪問云端數據。與此同時,這項研究從某種程度上也標志著一個起點,未來城市交通可以從這里派生。”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