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目前中汽協尚未公布全部企業及汽車集團銷量情況,但是按照目前企業所公布的產銷數據來看,仍能反應一些特征。對此,小編進行了整理分析,以供參考。 目前,除一汽集團及奇瑞等企業外,國內主要汽車集團的銷量情況基本都已公布。在此,小編整理了主要8家汽車集團及10家合資企業的銷量情況。 8家汽車集團銷量平均增長12.5% 本次統計的8家汽車集團主要包括上汽、東風、長安、北汽、廣汽、長城、江淮和吉利,8家企業總體銷量達到了1805萬輛,應該是占據了整個國內汽車工業銷量的大半壁江山。從具體銷量情況來看,上汽雖未完成600萬輛的目標,但是整體上還應該是排在首位,東風、長安緊隨其后。 從同比變化來看,8家企業平均增長超過了12%,全部保持增長,但是部分企業的增幅處于微弱狀態。在增幅排序中可以看出,增幅最高的是江淮汽車,隨后是吉利和長城。增幅最低的是東風,其次是北汽和上汽。 具體分企業來看,東風旗下雖然東本保持較高增速,但是東風日產等表現較平,此外,東風商用車板塊受到整體市場萎縮的影響,降幅明顯,銷量低迷。而上汽,主要是因為上汽通用和上汽大眾兩大主力上年度表現乏力,上通五雖然表現強勁,但難以力挽狂瀾。而至于北汽,銷量的主要貢獻者北京現代的負增長是導致其銷量增幅較弱的重要原因。不過,北汽新能源、北汽自主品牌車型和奔馳的銷量走勢倒是比較理想的,這也是保證北汽正增長的原因。 伴隨銷量公布,部分企業同時公布了2016銷量目標。其中長安目標增幅為6%,長城11%,吉利18%,均低于上年度增幅。 這其中,雖然明年是長安的新品大年,但是長安規劃的6%的增幅比15年的同比變化要低,不過,伴隨汽車市場競爭的逐漸激烈以及SUV市場的份額變動,長安的目標定得雖保守,但是比較理智。 再來看長城,2015年,雖然定的目標超過10%,但低于上年度增量。雖然2015年末兩個月,哈弗品牌創造了新的銷量紀錄,給長城打了強心劑,但是它面臨的競爭對手也會越來越多,甚至越來越強。所以,伴隨SUV市場競爭的白熱化,這11%完成起來也不會太輕松。
至于吉利,銷量目標均高于上述企業,這主要也是建立在2015年吉利的快速增長基礎上以及今年的產品布局。2016年,吉利將會加大SUV產品的投放,雖然前景是未知數,但是介于吉利博瑞及帝豪等帶來的影響力,倒也可以期待其達成銷量目標。
10家主流合資企業平均增幅接近15% 2015年,下圖主要10家合資企業的總銷量達到了1000萬輛,平均漲幅為15%,總體保持較好增幅,10家企業中,僅2家為負增長,由此也可以看出,合資企業在中國汽車產業中的分量。 在這10家企業中,上汽三強依舊占據銷量大頭。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實現了13%的增速,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表現平平,上汽通用甚至負增長。 以廣汽本田為首的日系合資企業增長強勢,其中長安馬自達增長61%,東風本田增幅達到了32%,廣本則達到了20%,5家日系企業的平均增幅超過25%。 在統計的所有企業中,北京現代降幅最為明顯,雖然憑借SUV在后半程實現反擊,但是仍難挽回全年下滑局面。 主要合資企業銷量情況(單位:萬輛)
雖然上述統計僅為局部統計數據,但是已能反應出2015年大致特征。 首先,2015年,凡是在SUV市場有所作為的企業,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特別是長城、江淮等企業。 其次,日系企業已強勢反彈。 第三,黑馬不斷殺出。這里主要指上汽通用五菱和江淮汽車,這兩家企業都是商用車背景較強的企業,但是這兩家企業的2015年亮點均在乘用車,特別是SUV市場。可以說,SUV以及新能源等熱點細分市場正在不斷給相對“年輕”的闖入者以新的機遇。隨后,傳統乘用車企面臨的不僅僅是商轉乘企業的沖擊,甚至還要面對其他新進汽車企業的沖擊。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