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消息,根據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統計,2015年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2.04萬輛,同比增長2.5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6,657輛,同比增長79%,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5,688輛,同比增長4.5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6,395輛,同比增長1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1,650輛,同比增長145%。2015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總產量同比增長3倍至約98,900輛。同時,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無論是銷售還是參透率也呈現強勁的增長勢頭。由于下半年曾是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旺季,2014下半年的汽車銷量更是2014上半年的三倍,所以預期2015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越2015上半年的約72,711部(CAAM數據)。我們仍然認為,考慮到1)新能源汽車強勁的生產量和銷售勢頭;2)政府不斷推出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政策,中國很可能將在2015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以運行率計算)。在公司層面,比亞迪表示其擁有10%全球市場份額,其6月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額排行全球第一,以銷售汽車數量達到5,037臺,擊敗特斯拉的4,994臺和日產的4,955臺。 總體而言,政府政策仍然利好該行業。例如,建設銀行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汽車業的貸款申請作優先考慮。根據cnstock.com,建設銀行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所作的信貸在過去幾年穩步增長,截至6月底,貸款余額增加668億元人民幣至3,9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31%),其中新能源汽車的貸款余額同比激增201%。同時,充電設備相關政策的發展現處于正軌,工信部部長早前也強調,新能源車發展最大的瓶頸是充電設備的建設,因此有必要加大對各示范城市新能源車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面推進。據媒體消息指,電動汽車充電設備2015-2020年的官方發展計劃有望在本月發布,其范疇覆蓋中央政府對安裝充電設備的補貼方案(估計補貼將是安裝費用的30%)。目前,超過10個城市相繼推出有關安裝和運營充電設備的補貼方案,以推廣新能源汽車,這些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南昌等等。有關安裝設備的補貼占費用的15%至30%,而上海和廣州對安裝充電設備的補貼部分最高將達到30%。該發展計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集中式的充換電站要發展到1.2萬座,分布式充電樁要達到450萬個。 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制造2025”政策的發展重點之一。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的前景仍然正面,這是由于政府出臺利好政策并持續投資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擁有較強研發能力的電動汽車相關企業,將是政府出臺新能源汽車政策下的主要受益者。在香港上市的新能源汽車股包括比亞迪股份、中國動力控股、五龍電動車-五千、泰坦能源技術、江南集團、中興通訊、威勝集團及事安集團。盡管行業有不少正面消息和利好政策,但香港新能源汽車股份的股價似乎弱于預期。待這些公司發布良好的新能源汽車業務業績后,它們將有機會獲得重新估值。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