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股市大家都喊著救市,政府也很積極去救市,為什么車市如此不樂觀的情況,沒有絲毫動作?該不該救市啊? 中汽協半年報的數據顯示,2015年1-6月,汽車累計銷量1185.03萬輛,同比累計增長了1.4%,其中乘用車累計銷量1009.56萬輛,同比累計增長4.8%,主要的功勞來自SUV和MPV,SUV累計銷量266.12萬輛,同比累計增長45.9%,MPV累計銷量101.63萬輛,同比累計增長了15.3%,轎車和交叉型乘用車最慘,其中轎車累計銷量578.93萬輛,同比下滑5.9%,交叉型乘用車累計銷量62.88萬輛,累計下滑19%。 記得前幾年有個論壇統計,多家汽車制造商老總預測的中國汽車市場最頂峰的產銷量應該在3000萬輛左右,不過,如果按照目前的態勢走下去,這個數量實現可能性不大,并不是說這些老總們預測的不靠譜,而是當下的這些汽車政策太過于難測,地方政府一方面否認限購、一方面實行限購,股市紅利吸走資金、然后暗淡下來又壓了資金,這些方面,都非常難以預測,而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在汽車制造商元氣大傷前,梳理下政策,放開些手腳,原因有三。 第一、車市下滑 誤傷方面甚廣 汽車行業波及面比較大,不僅僅是這些在汽車相關企事業單位上班的人士受影響,事實上,即便純車企員工高的數萬人,稍微上點規模的員工也都過萬。此外,汽車緊密相關的后市場服務行業、鋼鐵等重輕工業材料、物流運輸等諸多方面,在房地產不力之后,汽車行業成為了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如果這個行業元氣大傷,整個國民經濟受到的損失,可能不僅僅下滑了幾個百分點這么簡單。 從行業自身角度出發,如果持續下滑,市場競爭的激烈度也會進一步加劇,我們多年努力發展的自主相關產業也會受到進一步影響,從今起我們看到的眾多合資汽車制造商集體官降,到SUV銷量合資部分快速增長都能看出相應的端倪,這是整個行業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況。 第二、汽車限購 影響車市深遠 筆者一直反對汽車限購和限行,不過,這個行為愈演愈烈,很多人可能會說,限購和限行是為了降低環境污染,我們看到今年北京、上海的污染比去年明顯改善,而這些方面車輛還在大幅度增長,從這個方面來看,關停一些違規污染的小企業,才是拯救環境的核心因素,而不是讓排放越來越嚴格的汽車消失掉。 可能還有人會認為限購和限行能夠改善交通,事實上,這是用少數人的利益來綁架大多數使用兩個世紀前的科技,汽車是十九世紀的產物,我們活在二十一世紀,如果這個時代還不能想用這么久遠的科技,國家發展和我們又有什么樣的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汽車擁堵是因為城市體系設計不合理,科學、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資源過度集中,而不是城市的建設者有沒有對整個城市的承載能力有著合理的預測,這些方面導致了主因,我們不去梳理相應的因素,而是限制汽車的數量和行駛,這些方面才讓人貽笑大方。 更進一步來講,如果取消城市的限購限行,整個車市迎來小高潮也未必可知,中汽協發布的新能源產銷數據便是一例:1-6月新能源汽車生產76223輛,銷售72711輛,同比分別增長2.5倍和2.4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9042輛和46219輛,同比分別增長3倍和2.9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181輛和26492輛,同比增長2倍和1.9倍。 新能源汽車的可選擇面并不大,即便這樣的情況下,北京、上海等限購城市放開原本應該給予所有車的限購牌照,就能擁有如此快速的發展,如果,所有限購城市放開傳統的限制,這種速度會更加明顯。 第三、不要錯怪股市 協調發展必不可少 前段時間,和朋友分析車市下滑的原因,包括筆者在內都認為大家拿錢投入股市賺快錢去了,而抑制了相應的大宗消費,包括汽車消費,現在來看,也不盡然,我們看到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六個月來SUV車型銷量積累增長了45.9%,MPV車型銷量積累增長了19%,相應的SUV等車型的利潤率遠遠高于轎車,車型的價格變化是汽車消費到達一定程度之后,必然的轉變,可能這種趨勢還會繼續下去。 所以,這個時候來講,我們對于車市的態度更應該關注整體健康的發展,不僅僅為了你我這些參與其中的人,而是為了大家都涉及其中,當然,在目前物欲橫流的時代里,想要這種清晰明朗的發展也顯得聲音如此的弱小,即便如此,也在此發聲,希望能夠被認知。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