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在中國齒輪行業市場需求分析、技術與資本支持國際研討會暨中外企業合作對接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胡正寰作了題為“高效軸類零件軋制技術研究開發與產業化”的報告,引起廣泛關注。胡正寰院士是中國汽車零部件技術界一位知名人士。胡正寰院士及其團隊研究開發的楔橫軋技術是鋼材軋制技術和鍛造技術有機結合的創新技術,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其成果已經產生非常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汽車、摩托車和拖拉機都有大量軸類零件,軸承、球磨機有大量鋼球。這些零件一直都用冶金軋制出來的型鋼作原料,經機械鍛造、切削成形,存在制造流程長、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環境不友好等缺點。 汽車軸類零件軋制技術,采用軋制辦法,直接成形各種回轉體零件。軋制技術與模鍛方法相比,生產汽車軸類零件具有以下優點:效率提高3倍至5倍、材料平均利用率提高10%至30%、沒有沖擊與噪聲,環境友好、制造成本平均下降30%左右。 零件軋制是冶金軋制和機械加工的交叉、延伸和發展,是用軋制技術制造零件。1958年以來,胡正寰院士一直帶領北京科技大學零件軋制課題組,從事汽車軸類零件軋制技術研究與開發工作。他是這項技術的主要開創者。 北京科技大學“高效零件軋制國家研究與推廣中心”已經在國內推廣零件軋制生產線290多條,建成專業化工廠20多家,并出口16條生產線至美國、日本等國家。用其技術成果制造的軸類零件已經有500多種,包括汽車變速器傳動軸、驅動半軸、轉向軸、后橋軸頭、發動機凸輪軸等,已累計生產500多萬噸,總產值超過400億元。 中國汽車自動變速器創新聯盟秘書長李盛其指出:“高效軸類零件軋制技術在汽車零部件行業特別是汽車齒輪行業還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