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3月4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首場小組會議上表示,工業承擔著實現中國“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重任,工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主要依靠創新驅動,這是提升生產力要素水平的原動力。而制造業服務化是工業化的戰略取向。他同時指出,針對近年來工業出現的“脫實向虛”傾向,我國應該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防止工業被邊緣化和空心化。 “在實現工業化的歷史階段,要充分發揮工業的主導作用,一二三產業要協調發展,四化要同步發展。”李毅中表示,現在工信部和中國工程院正在醞釀中國制造2025規劃,將很快上報國務院。 加快工業綠色低碳轉型 李毅中指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任務是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因此要科學評價工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正確認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國從工業大國變為工業強國對于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具有重要意義。而工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任務艱巨,應該主要依靠創新驅動,這是提升生產力要素水平的原動力。 據統計,去年我國工業增加值達到22.8萬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8.3%,整個工業增加值增速為7%;中國工業出口占到全球的七分之一,制造業規模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但與此同時,我國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高,集中反映為工業增加值率這一指標!笆晃濉逼陂g我國工業增加值率是25.6%,近兩三年下降到不到23%,而發達國家則達到35%~40%。 除了工業增加值率,我國的科技貢獻率也不夠高!氨M管統計口徑不一,但我國的科技貢獻率最高也不到50%,和發達國家相差近20個百分點!崩钜阒姓f。 在李毅中看來,提高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必須調整存量和優化增量,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征之一。其中,調整存量是指淘汰落后、化解過剩、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優增量就是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工業發展向優質、綠色、低碳轉型。
談及2015年我國經濟增長目標,李毅中直言,如果今年GDP增速為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應該達到8%。這一目標經過努力可以完成,但是必須付出艱苦努力。從去年第四季度的運行來看,10月、11月和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7.7%、7.2%和7.9%,均低于全年平均水平;今年前兩個月的工業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