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汽車強國?從德國、美國、日本、法國、意大利等汽車強國的特點可歸納為:深厚的技術研發能力與積累、全球一流的品牌知名度和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汽車產量為2200多萬輛,2014年銷量預計2380多萬輛。從數量來看,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大國。但從上述三點來衡量的話,中國明顯還不是汽車強國。 是時候改革體制了 在9月5日-7日的2014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主辦方打出了“深化改革與汽車強國戰略”的主題。客觀地說,改革與汽車強國是現階段中國汽車產業面臨的兩個最重要課題,同時也是最難完成的兩個任務。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指出了實現汽車強國首先要解決的幾個問題,也是產業存在的幾個嚴重弊端: 1、政府有幾十個部門都對國內汽車企業進行著重復管理、申報、檢查。導致企業應對的成本比外企高很多。2、車企只重視生產,不重視技術研發。3、缺乏改革意識和機制,國有企業領導三年一個任期,兩期就調整,這與企業十年八年的發展周期不匹配。 筆者認為,上面后兩點其實有一定內在關系。由于國有車企領導由政府任命,因此他們在較短的任期內通常更注重銷售業績,這也是他們繼續升官的重要衡量標準。而對于需要大資金、長周期的技術研發工作,由于屬于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費力不討好的事,所以基本無動力。這種不符合產業特點的體制問題必須從根本上改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提出了幾點建議:需要建立基礎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發體系。他認為,中國政府對于汽車基礎研究的資金支持比德國、美國、日本都少。 由于目前全國車企平均研發資金占產值的比例不到2%,因此,他呼吁全行業車企加大技術研發投入。他指出,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研發投入,取得了高于世界的增長。 之所以連續幾年全球產銷第一,主要得益于中國經濟發展和自身龐大的市場需求,實際屬于靠天吃飯,據此根本無法成為汽車強國。
目前中國車企的研發能力雖然很弱,但數量卻有上百家,這在全球也算一個特色。不過這種狀況不會一直持續,經過市場優勝劣汰后,只會剩下幾家研發實力強的自主品牌大車企。注意,這里說的是大車企,但不一定是大國企。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