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春節之后,伴隨著企業進入一年中最激烈的人才爭奪期,“用工荒”一直是近年來的一景。 然而,記者的調查發現,區別于此前“用工荒”主要來自沿海制造業企業不同,人口輸出大省也進入“搶人”模式。事實上,羊年春節前后,盡管各地“用工荒”的聲音頻出,但表象背后的用工趨勢、結構正在出現變化。 內陸城市“搶人” 四川成都,四川省最大勞動力市場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從正月初四就已經開門迎客。按照該市場公布的數據:前三天涌進的人數分別為500人、1000人和1800人。 焦急的雇主們為心儀的員工開出了各種優惠的條件包括:夫妻房、專車去接以及鼓勵老員工帶新人,每帶回一名新人最高可獎1000元等。 事實上,爭奪用工人員的活動早在春節前已經開始。在重慶南坪、菜園壩等長途汽車站的門口,返鄉的外出務工人員一下車就能看到各色各樣的企業招聘信息。 “這次回來就不打算再出去了,在重慶找份工作應該不難。”在順德,張瑜一直在一家玩具工廠中當質檢員,并且取得了一份管理資質證書。他把回重慶的期望月薪定為5000元,這比他在順德時的月薪低了1000元。 讓他感到欣慰的是,還沒到農歷大年,已經有兩家企業給他提供了相應的職位。“我還要考慮一下,如果他們能免掉住宿費用就更好了。” 然而之前,不管是四川還是重慶,一直都是全國主要的勞動人口輸出大省,最多的時候,每年有超過3000萬的外出務工人員從這里流向珠三角和長三角的企業。 直到2009年——這是具有轉折意義的年份,當年四川省農民工省內就業數量首次超過省外。 農村勞動力省內轉移同比增長1.71%,而省外輸出同比下降1.3%。 將近5年之后,這個數字上的趨勢逐漸變成了一個可見的現實。尤其,近兩年來,產業轉移和投資西部的興起,更為這一趨勢推波助瀾。 以成都市為例,全球500強企業中已經引入255家。僅2014年上半年就新引進先進制造業項目65個,總投資255.11億元。其中包括:韓國浦項制鐵汽車專用鋼板成都加工基地、中信集團戴卡KSM汽車輕量化部件、深圳微芯生物創新藥生產基地等。這些新的項目為張瑜這樣的“回流者”提供了廣闊的選擇機會。 然而,在他曾經工作的順德, 據佛山市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估計:“企業用工缺口可能會有八九萬人”。 但春節前,珠三角一些制造業企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卻表示今年沒有擴大招工的意愿。 “今年春節前后沒有出現‘用工荒’的現象,據我所知周圍一些工廠也沒大量招人,因為今年很多工廠的生意訂單都不太好。”廣東東莞市一家玩具廠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據當地媒體報道,受經濟大環境影響,今年東莞企業招聘人數及崗位有一定的縮水,約減少2%~4%的比例。 近期,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通報了2014年第4季度廣東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和企業用工監測情況,監測顯示,去年第4季度,市場用工需求278.88萬人次,進場求職263.95萬人次,求人倍率(需求數與求職數之比)1.06,處于去年的常態水平。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