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據工信部測算,未來20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至少可帶來約三萬億美元的GDP增量,未來互聯、集成、智能生產、數據處理、產品創新都將直接受益于“中國制造2025”規劃。從全球角度分析,據工業互聯網領域權威機構GE估計,工業互聯網有望影響46%(約32.3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 對于中國制造2025,多數券商認為,這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投資主題,規劃綱要涉及的具體行業和領域將蘊含巨大的投資機會。 國泰君安表示,“中國制造2025”勾勒出制造業未來10年發展藍圖,互聯網和傳統工業的融合將是中國制造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智能制造將是中國制造未來的主攻方向。在此帶動下,國內一大批制造業公司將積極探索轉型升級,這將逐漸形成新的投資熱點。 光大證券認為,目前制造業仍是中國最具國際化、最具競爭力的行業,也是中國經濟增長最關鍵最直接的動力所在,制造業升級仍是大勢所趨。機器人、無人機、大型成套設備制造、基礎設施制造等產業發展空間仍然十分廣闊。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將為這些行業注入活力。 海通證券研報表示,《中國制造2025》規劃即將上報國務院,伴隨政策的逐漸落地,它所引發的投資機會有望貫穿全年。互聯網、集成控制、智能生產、數據處理、產品創新五個核心環節均蘊含著巨大的投資機會,射頻識別、物聯網、傳感器、機器視覺、智能機床、云計算、3D打印、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等行業將有望成為投資熱點。 除了投資市場以外,思念集團董事長李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他建議由政府或者相關部門牽頭,采取多種形式對企業的研發、創新進行扶持,具體可以參照目前成熟的政府引導基金操作模式,由政府出資一部分,聯合其他商業機構或人士共同出資設立,交由專業投資管理機構進行管理,專門扶持制造業創新、技術升級,可以以股權、債權或者其他金融工具投向企業,成立政府引導基金,政府出資部分投資能力可放大多倍。政府出資百分之三十左右引導社會資金成立引導基金,形成首次兩到三倍放大效應,政府引導基金對項目企業的投資會引導其他基金跟隨投資,形成第二次放大效應。這樣可以有效地發揮市場手段,解決制造業的融資問題,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