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增長不確定的前景下,產業物聯網到2030年有望為全球貢獻14.2萬億美元的新產值。然而目前,政府和企業均未采取足夠措施,創造必要條件來廣泛應用新的數字技術,因而有可能錯失這部分潛在收益。這是埃森哲最新研究成果。 產業物聯網以智能互聯的設備和機器為基礎,幫助企業拓展全新的數字化服務和商業模式。埃森哲日前在今年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攜手產業物聯網,實現共贏發展》報告預計,到2030年,產業物聯網的資本投資及其帶來的生產率提升將為美國累計貢獻GDP6.1萬億美元。預測還顯示,如能采取類似的積極舉措,到2030年,德國累計GDP將有望增加7000億美元,相應GDP較常規預測水平提高1.7%;同樣,英國若效仿此舉,到2030年累計GDP則可增加5310億美元,相應GDP較常規預測水平提高1.8%。在新興市場,相比俄羅斯、印度和巴西,中國將有望從產業物聯網中實現更顯著的經濟收益。如能落實支持產業物聯網發展的各項措施,到2030年,中國累計GDP將增加1.8萬億美元,相應GDP較常規預測水平提高1.3%。 然而報告指出,各國能否獲得如此巨大的增益尚有待考驗。部分原因在于:埃森哲對全球1400多名企業高管的調查發現,73%的受訪企業尚未制定出有關產業物聯網的切實行動計劃,只有7%的受訪者表示其所在企業已制定全面戰略,并配以相應投資。 研究顯示,企業未能下大力氣推進產業物聯網的主要原因是,應用產業物聯網開辟新的收入來源并非易事。雖然多數受訪企業高管(57%)同意產業物聯網將帶來巨大的創收機遇,但僅有不到七分之一(13%)的受訪者認為其所在企業能夠真正通過產業物聯網實現新增創收。更多企業只是專注于應用產業物聯網提高效率,認為產業物聯網最有可能為他們實現的益處在于提高員工生產率和降低運營開支。 埃森哲全球首席技術官保羅·多爾蒂(PaulDaugherty)指出:“當前產業物聯網技術已然成型,它有助企業提高生產率并降低成本。但是企業不應止步于此,而是通過釋放數據價值來開辟新的市場和收入來源,才能充分發揮產業物聯網的經濟效能! 埃森哲對20個主要經濟體的分析顯示,在迅速普及產業物聯網方面,許多國家沒有提供充分支持。美國、瑞士、北歐諸國和荷蘭遙遙領先;西班牙、意大利與俄羅斯、印度和巴西一樣,則缺乏發展產業物聯網的有力條件,其主要表現在:基礎設施落后、技能欠缺、制度基礎薄弱,因而無法支持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因此報告指出,企業需要協助政府改善這些關鍵條件,鼓勵加大對產業物聯網的投資,才能實現其規;瘧。 埃森哲戰略咨詢部門數字戰略董事總經理布魯諾·貝爾森(BrunoBerthon)指出:“產業物聯網有潛力顯著提升產業經濟的生產率和競爭力,但如果缺乏支持條件(特別是數字能力不足),許多國家將無法從中受益。因此,企業必須與政策制定者合作,將各種必要條件落到實處。這不僅需要企業以創新精神在各產業廣泛應用數字技術,還必須力爭吸引到那些正尋求全球布局的海外投資者! 埃森哲指出,實現產業物聯網的規模化應用,企業亟須在三大領域采取行動:重新設計產業模式。企業有必要對其組織機構、合作伙伴和運營業務重新規劃設計。例如,農用化學品企業與軟件供應商、氣候數據提供商和衛星運營商合作,提高特定地點和條件下的作物產量;制造商的運營也可能需要去中心化,因為諸如3D打印等技術能快速生產出更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充分利用數據價值。這包括建立交互操作性和安全標準,確保數據在企業間能安全共享。同時還需要新的財務模式,支持“按次付費”以及其他以服務為基礎的解決方案。隨著更多數據的涌入,企業需要建立去中心化的組織結構,把決策權下放給一線員工。企業需建立新的組織結構,支持員工與伙伴企業的對等部門開展更富的創造性的合作。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