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年前到現在,從二代半到三代,漫長而復雜的過程讓中國核工業集團真正體會到好事多磨的滋味。近日,隨著中阿雙方合作建設壓水堆核電站協議的簽訂,中核集團憑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最終邁出了歷史性一步。這也標志著中國核電建設翻開了嶄新一頁。 市場回暖 近年來,隨著國際地緣局勢日趨緊張,石油、天然氣等常規化石能源需求供應不穩定因素逐步增大,發展核電成為各國保障未來能源供應的重要選擇之一。盡管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發生,一度令全球核電市場暫時陷入寒流,當仍沒有擋住全球發展核電的決心。 當前,除少數國家外,其他國家都在積極開展核電新建項目。據統計,全球目前有約70座在建核反應堆。與此同時,有33個國家正在考慮、規劃或者啟動核電計劃,眾多新興國家如越南、土耳其、阿根廷、馬來西亞以及非洲都在著手開展項目。 預計到2030年,擁有在運核電廠的國家數量將從目前的30個增至35個。到2050年全球核能發電量將比當前水平翻一番。世界核電市場正在呈現加速回暖的趨勢。 某種程度上說,日本福島核事故的深遠影響是,對今后核電設計理念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未來先進、安全標準高、經濟性好的核電堆型,無疑將具有更廣泛的國際市場空間。 豐富的技術儲備,令中核集團踏準了市場節奏。據記者了解,早期中核集團與外方的磋商還僅僅是當時先進的二代半堆型,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市場的變化,中核集團加速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第三代核電技術的研發,并最終形成了以ACP1000技術為主要核心的“華龍一號”。 目前,該技術已經具備百萬千瓦級核電出口條件。也正是基于此,由于技術成熟且具有價格優勢,眾多計劃發展核電的國家,都有很強的意愿引進我國百萬千瓦核電站。 策略變化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里,世界核電市場的舞臺上不乏中國核電的身影,但除早期巴基斯坦核電30萬千瓦項目外,中國核電建設幾無斬獲。這一結果實在與核電大國的地位不符。
當前中國已有較為完備的核工業體系,從核電管理,到設計運營,到工程建設,再到燃料供應,具備了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另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我國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共22臺,總裝機容量達到2000萬千瓦。而在建核電機組26臺,占到世界在建規模四成,是世界上核電在建裝機規模最大的國家。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