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為做好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免征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研究制定了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政策文件,并于8月5日在北京舉辦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政策宣貫會。為進一步加強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管理,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工信部于2014年12月份發布了《海洋工程裝備(平臺類)行業規范條件》。 C 成效顯著: 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在相關政策支撐引領下,我國核電、大型水電、火電、特高壓直流輸變電、大型起重設備等一批高端裝備,已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相對薄弱的機床、農機、基礎件等行業中的部分產品,也具有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為實現機械工業由大到強奠定了基礎。 面對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工信部積極培育消費熱點,增加有效供給,2014年,實現了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科技重大專項取得新進展。在超級計算機、百萬千瓦級核電裝備、大型飛機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工業設計、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繼續快速發展,促進了工業結構升級。 2014年,工信部大力發展新型智能終端、節能高效家電等熱點產品,積極引導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信息消費創新發展。預計2014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2.8萬億元,同比增長25%,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2萬億元,同比增長20%。 2014年,工信部繼續實施質量品牌創新專項行動,質量信譽承諾、質量標桿等活動深入開展,推動了重點行業質量提高、服務升級、品牌塑造。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基本藥物的生產供應。 在積極穩定有效投資方面,制定了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實施辦法。發揮技術改造的引領作用,推動完善了技術裝備進口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開展加速折舊試點,鼓勵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去年1~11月,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3%,技改投資占比達40.1%。 此外,還推動建立了全國性和省市涉企收費清單制度,開展了專項督查,企業減負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啟動工業運行質量評價。各地通過重大項目帶動、供需產銷銜接、強化企業服務、要素協調保障、激發民企活力等措施,全力以赴穩增長、遏下滑,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 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其中制造業同比增長9.4%。從效益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47萬億元,增長3.3%。其中,制造業實現利潤增長6.5%。 D 經典案例: 高鐵裝備走出國門 近日,李克強總理的“高鐵外交”讓中國高鐵備受矚目。高鐵成為我國高端裝備“走出去”的典范,加速了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 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代表,高鐵的“走出去”強力地拉動了國內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業內人士認為,“開往世界的中國列車”不僅僅代表著高鐵裝備的整車出海,還包括動車組、城軌地鐵、交流傳動機車等為代表的高端列車產品出海,以及鐵路機車、鐵路貨車、高速動車組大部件向世界高端市場的全線挺進。 高鐵是繼航天產業之后,我國最龐大、最復雜的現代化系統工程,是由強有力的推進系統,高效能的剎車系統,高穩定的鐵路基礎設施,以及數位控制系統,性能優越的高速列車等綜合集成的。其中,高速度是高速鐵路高新技術的核心。 除了核心技術優勢外,我國高鐵項目的成功走出去,還得益于成本優勢,就時速300公里的高速動車組而言,中國產品比國外產品價格低30%左右,這源于中國企業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在綜合土建和車輛兩個方面成本上,中國高鐵造價只有國外造價的1/3~1/2。 此外,我國高鐵企業還擁有交貨期的優勢。以阿根廷動車組項目為例,我們實現了目前只有中國高鐵列車企業可以做到的當年簽單,當年設計產品,當年交付。而且,中國高鐵產品線也是最全的,擁有時速從140公里到380公里等8種不同速度等級的產品。 總體上看,中國高鐵在建設成本、運營經驗、運營速度、技術標準整合等方面都具備了獨特的優勢,能夠提供從工程設計、建造、設備制造及運營管理的整套解決方案。可以認為,軌道交通裝備的“走出去”,標志著我們距離制造強國的“方陣”又近了一步。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