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沁新進一步分析說,轉型沒有捷徑,尤其是不能脫離技術進步,技術創新是轉型的核心驅動力。傳統產業與新技術具有高度的互通、相融性。比如3D打印與重型機械行業相比較:3D打印的第一個特性是高端定制化,而重型機械產品單件小批,亦同屬高端定制化生產;第二個特性,3D金屬打印是激光熔覆技術,即用激光把金屬粉末層層熔覆而成,與傳統的堆焊原理相通;第三個特性就是成型方法,傳統機械制造用減材法成型,比如鑄鍛件采用切削方法成型,而3D打印則采用增材法,用圖紙定義產品形狀,通過激光熔覆層層增材而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3D成型技術與傳統加工成型工藝雖有區別,但相通相近。 任沁新說,3D打印的真正意義不是成型技術本身,而是為機械設計革命提供了一種可能。比如過去的鑄造鍛造件都是實芯的,存在耗材高、加工余量大、內質不均衡、精度差等問題。3D打印技術徹底顛覆了傳統機械設計的理念,比如可以把實芯狀工件內部設計成蜂窩狀,在保證機械性能的前提下,節材、節能,體輕、精度和成型率高,其應用十分廣泛。 在任沁新看來,轉型即需要研究這些新技術能否為我們所用?從而為一些傳統產業帶來革命。 “轉型不是企業惟一的出路,不是萬能良藥。但的確可能為企業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轉型驅動力 任沁新重點談到了中信重工向電力電子產業的轉型發展。他說:為什么要進入電力電子產業?對這個問題,到現在仍有很多人不理解,一個大型、重型裝備制造企業,轉向芯片、集成電路、功率單元、控制系統等電力電子行業,這個方向是否對路?很多人都在懷疑,企業內部亦有質疑的聲音。 任沁新回顧說,剛剛開始的時候,來自各方的質疑聲很大,這是在所難免的。大家知道中信重工曾是國家惟一定點的低速重載齒輪加工基地,傳統的主機驅動是配套我們自己生產的減速機,在很多人看來,用變頻傳動取代機械傳動豈非成了一個人用自己的左手打右手。
任沁新說,以變頻傳動和自動化控制作為跨界發展的突破口,是經過認真思考的。首先這項業務與中信重工的主業密切相關。中信重工是一個主機供應商,所設計、制造的主機通常都是回轉類永久性設備,如提升機、礦用磨機、破碎機、輥壓機、軋機、窯類等,要回轉就要有傳動。傳統的傳動方式通常是機械傳動,而這種傳動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變頻技術的出現使傳統的機械傳動方式面臨一場革命,變頻傳動就是靠改變工業電源的頻率來進行調速和驅動,已經成為重型機械產業技術發展的趨勢。同時,中信重工不僅是主機供應商,更是產品研制者,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對成套工藝和設備工況熟悉,我們擁有深厚的客戶資源,通過傳動技術的革命,可以實現主機的高效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如對大型礦用磨機實現軟啟動、慢驅、無級變速、Creeping(爬行模式)、FrozenCntrol(防物料板結模式)、雙向回轉等等,可適應設備的各種工況。又如,通過變頻調速,礦井提升機可以達到每秒20米的高速垂直提升,這在機械傳動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變頻技術不僅節能,還可以發電。比如,把礦用提升機剎車和罐籠在下降時產生的勢能變成電能,回饋給電網。第三,變頻傳動是實現主機自動化、智能化控制的軟硬件接口,這正是未來技術發展和成套工藝控制的核心所在。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