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軸承行業產能過剩日趨嚴重、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情況下,2014年上半年,瓦軸集團累計承攬軸承訂單比去年同期增長22.5%,實現軸承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7%,公司實現了經營速度穩中有升,運營質量得到有效調整和提高。對此,瓦軸集團公司董事長叢紅指出,瓦軸集團的增長依靠的是鐵路重載貨車軸承、風電轉盤軸承、出口汽車軸承、工業裝備類替代進口軸承等高端產品的拉動。高端軸承的突破是中國軸承行業穩中求進,走出低迷的關鍵。 低端市場同質化惡性競爭 目前,中國軸承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國內1600多個規模軸承企業,總體產能1600億元左右,實際產能利用率僅為46.3%,且90%產品為中低端,導致軸承行業效益水平大幅下降。八大跨國公司已經在中國建了43家軸承工廠,這些工廠原來生產高端軸承,現在逐漸向中端延伸,利用中國較低的人工成本,加上原有的品牌優勢和國內軸承企業形成直接的碰撞,國內高端軸承市場70%以上被跨國軸承公司壟斷。 正是由于國內低研發能力、低創新能力以及低制造水平的軸承生產企業過多,低水平重復生產現象嚴重,造成了國產軸承在國內外中低端市場上的同質化惡性競爭。價格戰的結果就是行業利潤率降低,企業積累利潤的速度減慢,致使裝備升級和研發投入不足,企業發展缺乏后勁。 在分析了國內軸承行業市場形勢后,叢紅分析了瓦軸集團面臨的市場形勢:瓦軸集團產品整體水平不高,高端產品比重過小,結構不合理;自主技術創新能力不強,關鍵制造工藝技術和檢測試驗技術與跨國公司差距較大,企業各類高級專業人才匱乏等。而如今世界經濟新一輪調整正在加速進行,國內外經濟必將在應對變局之后形成新的競爭格局,國際、國內的軸承市場結構、競爭結構,軸承企業的市場地位、競爭地位也會重新“洗牌”,這為瓦軸拓展市場空間、整合利用國際技術和人才資源提供了契機。同時瓦軸經過近十年大規模的技術改造,一些關鍵制造裝備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這必將為瓦軸快速追趕世界一流,縮短差距,甚至后來居上,提供了難得機遇。 高端軸承市場潛力巨大
叢紅認為,國內軸承市場需求仍然很大,許多細分市場仍然保持增長勢頭。四大行業中,汽車今年預計增加15%;鐵路在體制改革之后,投資開始啟動,近期國家批準了五個鐵路新項目,今年市場需求將會增加;風電仍然是清潔能源的發展方向,中國國電、明陽風電、金風科技等企業今年都在增加產量,西門子、GE等國際知名企業的出口需求也在增加;工業裝備軸承量大面廣,涉及20多個行業,每個行業都有發展速度很快的企業,主機和維修的需求量都非常大。還有國內主機行業為沖破國外壁壘、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對中、高端產品替代進口的需求明顯增加,高端市場潛力巨大。國際供應鏈對高端軸承出口的需求也在擴大,近兩年國外企業從軸承到鍛件都擴大了在中國的采購額,只要產品能夠升級,滿足需要,國際市場前景廣闊。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