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國際光年,也是"中國制造2025"元年。這一年里,智能制造成為熱點話題,作為智能制造的生力軍,激光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激光產業方向如何?哪類激光器產品更具潛力?國內激光產業還有哪些問題?等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接下來就跟隨OFweek激光網編輯,一起重溫2015年激光行業"十大"觀點,洞悉2016年產業發展趨勢。 1、JohnR.Ryan,II-VIIncorporated銷售及市場副總裁 --中國漸成光纖激光器領導者之一 JohnR.Ryan表示,中國激光應用市場發展非常迅猛,對于先進激光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1微米激光在中國市場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其中光纖激光器發展最為亮眼,中國正逐漸成為光纖激光器的領導者之一。 對于中國產品需求變化,JohnR.Ryan解釋道,兩年前中國二氧化碳激光器生產比光纖激光器多,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逆轉,中國光纖激光器市場已經變得很成熟,更多的中國顧客選擇使用光纖激光器,未來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2、胡德洲,瑞豐恒激光總經理 --大功率固體激光器件向高平均功率及高光束質量發展 據胡德洲介紹,全固態固體激光器未來的發展方向大體為:中小功率器件將沿著多樣化、智能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大功率器件向高平均功率及高光束質量發展,而戰略性應用的高能全固態固體激光器將得到特別加強,從而開發出更多新技術。 與其他類型的激光器相比,全固態固體激光器有著效率高、重復頻率高、性能可靠、重量輕、結構簡單緊湊、輸出光束質量好、功率穩定性較高和價格低等實用化的優點,使得全固態固體激光器的成為工業加工的新選擇,可直接作為光源廣泛應用于激光醫療、信息產業、激光加工、環保、能源、國防工業、激光武器和戰術裝備等領域。 3、Tim Killeen,大通激光銷售及營銷經理 --CO2激光器市場無可替代 Tim Killeen表示,不管是光纖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還是二氧化碳激光器,都有其不同的應用領域。例如,光纖激光器在金屬切割及打標上優勢顯著,而二氧化碳激光器在非金屬打標上則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事實上,據觀察,近幾年二氧化碳激光器市場不減反增,正處于快速強勁增長態勢,這主要得益于二氧化碳激光器在新領域的應用普及。 Tim Killeen補充道,激光器誕生于1960年,1961年激光器就被應用于眼科領域的視網膜焊接,開始了激光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現了以超脈沖CO2激光器為主體的高能脈沖激光美容治療設備,并在激光醫學美容中得到成功的應用,激光醫學美容也因此獲得突破性進展。近幾年來,激光醫學美容在整個醫學美容中獨占鰲頭,CO2激光器在其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Tim Killeen認為,中國激光市場與歐美市場存在很大差異。目前,中國激光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市場更看重產品性價比。而歐美激光產業發展較中國早,市場已經趨向成熟,整個激光市場更看重激光器的高性能。 4、劉興勝,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國內半導體激光器產業出現"過熱"現象 劉興勝表示,近兩年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作為固體激光器泵浦源進展并不快,固體激光器未來在科研以及超快領域仍具有潛力;而在光纖激光器泵浦源方面,主要朝著高亮度、高功率方向發展。反觀2014年技術及市場發展,半導體激光器直接應用成長明顯,很多相關公司涌現出來。 半導體激光器在上游核心器件、材料以及芯片方面已經出現改觀,國產化程度越來越高。但是在下游應用方面發展相對滯后,行業對于半導體激光如何應用還沒有很好的理解,還是靠器件驅動應用發展。而健康的產業環境應該是應用帶動光源器件的發展,未來半導體激光器應用領域還有待進一步開發。 而另一方面,正如LED及光伏產業一樣,未來國內半導體激光器產業也將經歷一場"洗牌期"。劉興勝表示,隨著政府重視度提升以及資本的大量進入,目前國內半導體激光器產業已經出現了"過熱"現象,但是相對來說產業還處于上升階段。如果繼續朝著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國內半導體激光器產業必將迎來調整期,只有踏踏實實做好產品能夠贏利的企業才能生存下去。 5、楊永強,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副理事長、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我國部分工業級3D打印達到世界領先 楊永強認為,3D打印設備可分為桌面級和工業級兩類,桌面級設備國內外技術差別較小,國內產品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可得到對價格敏感而對質量較不敏感的消費者青睞;工業級設備方面,國內研發起步并不晚于歐美,部分指標已達世界領先水平,但設備的核心零部件仍需進口,且國內配套零件和裝配制造水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產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總體來說,國內工業級設備相對國外仍有一定差距,但國外工業級設備也尚未成熟。總體來說國外好于國內,桌面級設備好于工業級設備,這主要跟售價有關,桌面級設備單臺售價在萬元左右甚至幾千元,而工業級則是數十萬乃至百萬級別。 目前桌面級設備的下游市場相對成熟,主要應用于教育、創作、業余愛好、創客個性化定制等,打印成品仍以擺設、玩具等功能為主。工業級設備的下游市場尚未真正活躍,未來5-10年的需求可能在于醫療和航空航天領域。在醫療方面,3D打印在提升產品結構強度、內部性能和表面質量的基礎上,以其個性化定制優勢有望替代傳統的規格化產品;主要可用于植入體、矯治托槽、假牙和手術導板的制造,預計1/2收入將來源于口腔相關產品。在航空航天方面,3D打印的小批量生產、鏤空減重結構實現將成為降低行業制造成本的必殺技。 6、李屹,深圳市光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 --激光電視未走進家庭的原因之一是成本過高 深圳市光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李屹眼中的"新時代",是激光顯示技術,在未來的顯示技術中,激光顯示讓中國人有可能掌握專利和技術的主動權。 李屹認為,從技術實驗角度來說,激光電視存在很多年了,卻始終沒有真正商用進入大眾家庭。其中,成本是一個重要原因。而ALPD技術的應用,解決了激光電視在成本、環保和用戶體驗三個關鍵點。此外,采用ALPD技術的激光電視具有省電、輻射小的特點,同比例的激光電視能耗約為同尺寸液晶電視的25%,預計到2015年,激光電視的能耗將再降低50%,這就更加符合居家生活的節能環保需求。 7、徐仕安,匯能光電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總裁 --中國激光裝備已具有自己的特色 徐仕安對認為,激光技術自發明以來,經歷了快速發展期。現階段激光加工設備發展迅猛,整個產業也在積極整合中。設備方面國內從最開始的原裝進口,到后來的簡單組裝,再到現在的控制系統二次開發和加工頭的系統集成,以及加工機床自主設計。與此同時,國內激光設備終端客戶的消費層級也在不斷提升,從最開始的追求低價,到現在對性價比及品質的重視。客戶需求的變化,迫使激光設備制造商不斷進行產品升級。 "中國激光設備走的是模仿、吸收、創新的道路",徐仕安對于國內激光產業如是評價。 面對"中國制造2025"所帶來的轉型機遇,徐仕安對于激光裝備產業發展也充滿了信心。他表示:"激光技術和自動化(機器人)結合緊密。工業制造領域的自動上下料、倉儲、物流、無人車間等都涉及到自動化,而這些領域的生產,也離不開激光。 8、沈濱,領創激光市場總監 --激光設備繁榮現象只是暫時性的 對于光纖激光器應用對于傳統CO2激光器應用和CNC沖床的沖擊,沈濱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目前在激光切割機方面,光纖激光切割機占據了絕對的市場優勢,傳統二氧化碳激光器市場份額被蠶食,但二氧化碳激光器應用也不會完全消失殆盡,依然有它的獨特用武之地。未來也會出現更加先進的激光器光源,替代目前部分激光器應用市場。總體而言,不同激光器都會有相對應的應用空間。" 隨著激光加工效率的不斷提升,激光加工設備的便利性和成本優勢更加明顯,其應用將會越來越普及。隨著應用規模的擴張,激光加工正逐漸成為社會加工方式。為此越來越多的企業或資本開始關注激光行業,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繁盛態勢。對此,沈濱則有更加清醒的認識:"目前激光加工設備產業的'繁榮'只是暫時現象,從本次展會中就可以看出,參展企業產品性能基本相同,僅是一種簡單的拷貝過程,產業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低價競爭也在所難免。這無疑破壞了整個市場基礎,領創激光也一直避免參與同質化競爭。" 9、王瑞延,上海團結普瑞瑪激光設備有限公司的副總工程師 --激光技術將推動智能制造 王瑞延表示,智能化是制造自動化的發展方向,也是現代工業中最炙手可熱的目標。激光易于控制,激光設備也更易于實現智能化。未來激光技術將在以下7個方面推動智能制造發展: 1、對加工工藝的適應性,如同一臺設備可切割碳鋼、不銹鋼、鈦合金、木材、塑料、皮革等等;切割時能感知并適應板材的翹曲起伏;既可用于切割,還可用于焊接。 2、對加工條件和過程的感知性,如前述感知材料的不平,自動測定靶材的位置;自動感知穿孔是否完成,以決定是否繼續穿孔。 3、對故障的自診斷排除,如激光器對濕度、溫度有嚴格要求,傳感器實時感知環境濕度、溫度,超出其正常運行的窗口值時,主動向操作人員和管理者、制造商發送信息,并啟動濕度、溫度控制系統,使之回到正常范圍。 4、自動化,完善的激光加工FMS,可以實現無人化運行。 5、對誤操作的屏蔽,聰明的控制系統可以分辨正常操作和誤操作,對誤操作加以屏蔽。 6、激光3D打印,充分體現了激光技術的智能性,可制造出任何復雜形狀的物體,今年6月22日,世界首例3D激光打印鈦合金胸骨成功應用臨床,鈦合金胸骨與被替換的原胸骨非常接近。 7、互聯網+3D打印,家家都可以成為制造車間,戶戶都可以成為設計中心。 對于時下熱門的3D打印,王瑞延則認為,激光熔覆(3D打印)比例也在擴大。當然,激光3D打印的大規模商用,還需相當的過程,并非現在時,而是將來時。 10、吳讓大,湖北省激光行業協會會長,奔騰楚天總經理 --低價競爭是激光市場健全的一個必經過程 吳讓大認為湖北與光谷激光行業協會屬于平行關系,二者之間協同互補。過去光谷激光行業協會只是單一地注重激光制造企業的一些信息交流與溝通,并為促進光谷內激光企業的發展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而在光谷之外還有很多激光制造和應用企業。成立湖北省激光行業協會的目的,也是為了把激光制造和激光應用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并將研究范圍擴展到整個激光行業的上中下游產業鏈,使其互通更加便捷。同時也能吸引更多金融企業,實現龍頭激光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加速產業發展。 吳讓大分析,市場需求決定了產業現狀。國內激光產業的繁榮,代表了市場需求的擴大。然而一些企業在進入之初,由于技術實力不夠,同質化、低價競爭就時有發生。現階段,低價競爭也是市場健全的一個必經過程,這種現象可能還將持續下去。經過幾年的調整,完成市場對企業的優勝劣汰過程后,激光企業會迎來一個更加快速健康的發展階段。 結語 隨著中國智能制造的不斷推進,對于先進工業激光的需求將越來越大。在即將過去的一年,激光行業在"互聯網+""工業4.0"等背景下演繹著精彩,從以上觀點中我們也能梳理出當下激光產業現狀,多種激光器齊頭并進,CO2激光器、固體、半導體激光器穩增長,光纖激光器大跨步;3D打印產業基礎逐步夯實;激光顯示產業精彩紛呈,圍繞著下一代顯示技術的爭論,激光電視發展迅猛。整個激光產業仍保持著增長勢頭,但"整合期"也將如期而至!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