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為什么賣不好?”這個圈里圈外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每次的答案都不一樣,這取決于當時何種要素在回答者個人腦中占據了上風。 那么,應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記得有一本書叫“麥肯錫方法”,暢銷了這么多年,其實只要接觸過管理咨詢,就會覺得它很小兒科,因為通篇都在講結構性地去思考問題。這里,我也先構建一個思維框架,給出一張整體圖畫,凡事若結果達不到預期,大家都可以按圖索驥,或至少有人高談闊論的時候,我們可以知道對方其實說的是哪個面里的哪條線的哪個點,這就是結構。 不管什么行業里的什么企業,只要提供產品或服務,我們都可以用價值鏈這一框架來建模,即橫向穿透客戶研究(情報)、研發、制造、銷售,和售后,同時不遺漏采購、物流、HR,和IT。 國內各汽車企業,自主、獨資、合資,犯的錯各色各樣,但只要用上述框架去套,均能套出一個所以然。當然這里的前提是,從財務角度看的三個行為,即融資、投資和運營,算過一遍之后,其盈利模式必須是行得通的,比如某一自稱品牌高端但產品中端的品牌,它就不在研究范圍之列,因為初始假設就是錯誤的,想靠運營來彌補,除非奇跡出現。 價值鏈的第一個環節,客戶研究(情報),其實也是整個行業存在嚴重問題的環節,常說十年磨一劍,可往往劍還沒磨好,就落伍了,因為客戶研究出了問題。我們常常把對現有客戶的研究結果用到未來的產品上,我們還通過僵化的訪談來知道對方所想,我們還把我們幾十年的行業經驗當做未來客戶預期,我們也把我們的所謂“傳承”當做就是客戶想要的,我們無視政府會在新一個五年規劃把新能源推廣堅定地執行下去,我們不知道競爭對手在管理上的重大舉措。此環節,行業內水平參差不齊,重視程度也不一,大家從某些企業情報機構在組織機構圖中所處的位置就可見一斑,總之,行業內無標桿,但行業外不乏翹楚,比如電商和手機,他們以大數據的方式來研究客戶行為和傾向,甩開汽車行業至少n條街,這一條街將以數年計。怎么去學,我沒有答案,各有各的做法,但求簡單、適用、速贏。 當今時代,是一些經典理論都在被顛覆的時代,若我們還比經典理論老一代,即無視情報的搜集、解讀,和反應,三五年內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擔憂,說不定哪天一覺醒來時就已成為現實。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