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與“機器人”相關的大片著實不少,有《超能陸戰隊》、《超能查派》、《復仇者聯盟2》等,而現實中,與機器人相關的新聞也頻頻出現:今年6月,阿里巴巴聯合富士康向日本軟銀集團旗下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分別注資14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37億元),將聯手推動機器人產業在全球范圍的開發和拓展。后者研發的情感機器人Pepper已經開始在日本面向一般消費者出售。 8月22日,由海爾智能家居公司投資的青島克路德機器人有限公司在北京發布了其研發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哇歐”。該款機器人定價10999元,于10月1日開始預約,2016年1月1日開放購買。 盡管機器人領域的創業如火如荼,但國內機器人產業要真正成氣候,依然面臨著諸多產業瓶頸。 服務機器人市場爆發? 北京康力優藍(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自2009年就開始從事服務型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公司CEO劉雪楠用“幾經生死”來形容公司6年來在市場上的摸爬滾打。去年底,公司的融資和股東有了重大變化。“我們現在的股東有兩家上市公司,一個是紫光股份,一個是康力電梯。我們還是第一個拿到了ISO9001認證的服務型機器人公司。”康力優藍CEO劉雪楠表示。 大型服務機器人會應用到商場導購、餐館接待等特定領域。機器人的價格也有了很大降幅:小優機器人價格2000元左右,大型服務機器人價格在3萬~6萬元。這得益于大批量的生產能力,“小優可以達到10萬臺,大型機器人首期量產不會低于2000臺套。”劉雪楠說。 “其實我們也了解業內的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往家用機器人方向去發展。”青島克路德機器人總經理胡捷表示。 今年5月,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發布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市場共銷售工業機器人約5.7萬臺,較上年增長55%,約占全球銷量四分之一,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相比已經成熟的工業機器人市場,服務機器人依舊在小規模地銷售和生產,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其市場前景依舊被業界看好。 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掘和應用、服務機器人產業鏈的成熟和完善、市場的進一步的開拓,使我們更看好服務機器人,我們認為它未來會創造數萬億美元的市場。” 應用場景 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都是機器人創業爆發的重要因素。企業希望通過機器人創造出用戶需求的新場景。與人機交互有關的技術,也成了研發的重點。 “機器人不僅要能聽懂你在說什么,還要明白你的意思。最初這對于機器人很難。因為語音語調不同,表達的意思可能完全相反。”胡捷表示,“我們和科大訊飛、百度語音合作研究了機器人的語音識別系統,相信用戶體驗會很好。” 目前市場上的服務型機器人千差萬別,特定場景會對機器人提出特定需求,只有明確了機器人的特定應用場景,才能進行更為精準的研發。盡管動作型機器人能夠做出豐富的舞蹈動作,但劉雪楠認為,如果結合了應用場景,動作恰恰不是機器人的主要功能。 現階段,機器人還遠非家庭必需品,圖靈機器人CEO俞志晨則看好機器人作為“智能家居入口”進入家庭。俞志晨說,“家用機器人可以移動,離人很近。它會跟人互動,可以做很多事情。它的平臺也會開放,可以對接很多的服務和內容。所以我認為,家用服務機器人是最能夠滿足這幾點要求的一個產品設備。” 產業鏈瓶頸 盡管機器人領域的創業如火如荼,但國內機器人的制作水平依舊有限。 “我們的工業機器人落后國外至少10年。”業內人士表示,“工業機器人都是裝在籠子里工作,注重動作精度;家用機器人在家里移動,注重安全、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如果買了機器人把小孩子頭砸了誰敢買?” 專家表示,由于我國機器人制造起步晚,很難“彎道超車”,因為提高機械制造的水平需要時間,精密機械制造需要沉淀。 “我們的基礎工業比較薄弱,影響的不僅僅是機器人制造,還包括我們工業市場的很多門類。”徐曉蘭說,“我們的整個制造業的產業鏈相對比較碎片化,就是它沒有形成一個強大產業鏈。” 國務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了《中國制造2025》,這是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徐曉蘭說:“《中國制造2025》寫得很清楚,我們要用10年的時間成為制造業的強國,我們產業鏈中哪個環節比較薄弱,就趕緊補,因為你不補影響的不僅僅是機器人,它還影響到我們整個制造業的發展。” 鑒于此,徐曉蘭建議應著力發展核心技術、培養學科綜合人才,此外政府還應加強引導,形成“合力”。“有做人工智能的,有做集成電路的,有做整機的,不能一哄而上都去做整機,汽車產業發展的教訓應該吸取。”徐曉蘭說。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