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我講講今天客車總體的形勢和我們面臨的問題。國家統計局發布了,前三個季度的整個GDP的增長,可以說是,多年以來第一次低于預期。這個一 直在提這個事,我們經濟到底是在一個什么狀態下?總的來看,我們的經濟是在穩中有下行狀態,今年的進出口這塊也是下滑得比較厲害,今年前三季度對外出口是 一個負增長,大概是減少了7%左右;另外,我們整個內需還是不足,一個產能布局不合理,整個需求包括居民購買、房地產等需求不足,固定資產投資也在做調 整,今年整個經濟下滑幅度顯示出了一個下滑趨勢。 反映到整個汽車行業當中是一個什么樣情況?汽車產銷延續下滑趨勢,且月降幅超過預期,1-9月份產銷分別為1709.26萬和1705.65萬。比 去年同期分別增長-0.8%和0.4%。按照中汽協統計數據:1-9月客車銷售39.36萬,同比下降2.84%。客車學會統計:1—9月銷售大中型客車 184264輛,同比上升1.6%。其中,座位客車是105941輛 ,同比上升6.2% ;公交客車是54765輛,同比下降7.8%;校車是20601輛,同比上升8.1%。 支撐客車市場的三大類客車:一個公路客車,一個公交客車,一個校車。近年,這三大市場受到政策因素的影響還是有的。第一,座位客車主要受到高鐵沖擊 影響比較大,主營干線紛紛退下來,變成支線。而且,高鐵發展還是非常迅速,鐵路運輸對公路運輸的影響也在加大,今年1-9月份公路客運量是127.5億人 次,增長幅度只有0.7%;而往年增長幅度都在3以上,一般在5%左右。 (影響還在加劇!)現在高鐵客運,已經不是原來縱橫的布局,已形成網絡布局,這個布局對客車市場沖擊比較大。現在看到不少新聞,鄭州要修高鐵到重慶,湖南也往重慶修高鐵,這就是一個網的結構。高鐵對我們客運的沖擊,這就是客車市場下滑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整個公交市場也在下滑。今年公交客運市場在靠什么支撐?就是在靠新能源。如果沒有新能源這塊,今年客車市場下滑的速度會很大。多數地 方公交更新還依賴于地方財政,但地方財政這幾年背的債務非常大。可以說,如果沒有國家對新能源財政的補貼,地方財政的公交客車的更新幾乎無能為力,除了一 些大城市以外。所以公交客車這塊今年整個市場,就算有新能源政策補貼,還是下降7.8%。 第三個原因就是校車市場的下滑,這個就不用說了。從2012年校車標準出臺后,這一塊市場似乎要火熱起來了,但沒有相關補貼政策,市場很快就又消沉下去了,這一塊市場要起來并沒有那么容易。 我們客車市場制約的三大因素,都向我們做出了一些提示。整個客車的市場競爭,客車的市場不是像我們想象那么樂觀的。在汽車銷售整個增量回落的情況 下,客車也同樣回落。另外,汽車受到了道路擁堵、空氣質量、能源消耗等因素影響。現在能源2014年進口原油2.1億多噸,原油對外依存度60%,到禁限 線了。汽車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發展不是預期那樣增長7%、8%以上,現在不斷調整整個汽車的發展速度。 但是在汽車整個回落情況下,我們今年新能源的汽車是高速增長的,增長原因主要受到政策扶持、資金到位的影響。據中汽協統計,今年1-9月份,國內新 能源汽車銷量是15.62萬輛,同比增長3倍;據中國商用車輛網統計,1-9月份,新能源客車銷量總計是37363輛(中汽協統計的15.62萬輛新能源 汽車中,有3.9萬輛是新能源商務車)。總的來說,新能源客車在今年客車銷量中占到了絕對高的比例,占了大約20.2%,這對今年的客車市場保持一定略增 長幅度起著絕對的作用。 再來看座位客車中的新能源車銷量是10715車輛,占我們全部座位客車數的70.1%;新能源公交客車:15375輛,占全部公交車銷量的28%。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客車是支撐我們客車市場增長的主要亮點。今年公交客車市場明顯下滑,如果沒有新能源的支撐,可能下滑幅度會達到40%以上,這主要原因 是各級地方財政由于債務壓力和房地產滑坡,資金拙襟見肘;公路客車市場中,新能源客車對座位客車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73%。 新能源汽車由于國家政策支持,現在新能源客車廠家我們統計了大概68家,納入了前四批購置稅減免的大概38家,一共480多個產品。整個汽車產能略 有過剩,客車產能同樣過剩。這種情況下,新能源客車廠家一下子發展了68家,也是有“一哄而上”的感覺。就江蘇而言,之前沒有聽過搞客車的,現在一下子新 增6個廠。我在客車行業從事了這么多年,經常到下面評級對車輛進行檢查,也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客車廠,也不知道是不是掛了誰的牌。一些什么江蘇華測 (音)、凱威(音)等等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名字,但是新能源客車產品確實越來越多了,有目共睹。我覺得,新能源汽車在“上”的過程當中,還是應該健康有序 地發展。 我講一下客車行業面臨的另一個問題——第一個就是“產能過剩”。客車產品比較被動、制約的因素,不完全是市場的原因,還有就是產能過剩;第二個就是創新不足。 產能過剩呀!目前,客車企業都在紛紛擴大產能,很多企業都在往3萬輛以上擴展。就我統計到的12家企業,產能都擴展到12萬輛。這12家企業每家每 年12萬輛產能,一年就是36萬輛。我們2014年統計到數字是,客車市場一年也就25萬輛,算是輕客拉進來,把江淮、全順等等都拉進來,也就40多萬 輛。但我們各大中型客車廠的總產能合計一起就36萬輛,再加上產能達到一萬輛的企業(我們統計了19家搞到一萬臺),還有宇通可能進一步發展了8萬臺、 10萬臺,這樣國內客車行業就會出現70萬輛的產能。 如果,按照我們2014年的實際產量26萬輛,那么產能富裕度就是2.7倍呀!產能過剩導致的競爭,特別是平價客車。哪怕只有幾十臺的訂單,可以有十幾家客車廠來談,競相壓價,過度的價格競爭。當然,價格競爭是好事,但是過度競爭就是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的。 第二,就是創新不足,首先就體現在人才不足。除了宇通、三龍、中通等外,很多企業客車企業的人才是根本不足的,特別是新能源人才。而且,我們還要進 一步地提升我們客車的技術水平、提升客車創新能力,在主動安全、輕量化、以及提高客車整個制作工藝水平當中,都需要大量人才,但是我們人才不足。我們到下 面去時可以看得到,很多企業的人才是缺乏的,以及很大的企業在自己發展當中技術人員是大量地加班,這是人才不足,資金不足,創新機制不足,零部件企業動力 不足。 我們感覺到,特別是零部件企業創新動力不足。第一創新的積極性不足;第二創新人力不足;第三創新資金不足。這個反過來是跟我們過度競爭,最后壓榨客 車零部件企業降價有關。我就呼吁,我們客車要得到進一步地提升和發展,就裝備水平上進一步地提升,零部件是支撐我們客車的一個最大的基礎。我跟很多的零部 件企業都交涉過,感覺到他們的創新不足,他們沒有積極性。他們說,我就是創新了廠家不一定使用,使用了不一定給我帶來效益,現在能夠維持就不錯了,根本沒 有資金來過度地開發新產品。 2000年左右的時候,客車發展是跟歐美的水平曾有過接近的水平,但是我們工業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們的零部件在開放之后,吸收了國外很多新的技術 之后,有了明顯的提升,那個時候差距是在減少。我不知道你們這次到歐洲車展的感覺,我總感覺到我們產品跟國外的差別,我們真正進入市場的產品比歐洲的產品 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主要的原因是,體現在零部件上面。我總是呼吁,我們能不能扶持零部件企業?使零部件的企業技術得到長足地發展,處在一個健康發展的水 平、健康發展的道路上面。我想,這是我自己感覺到的粗略地想法。 第二個,中國工業2025的客車創新。實際上,這幾年整個轉變都有一種感覺,就是盲目地追求GDP地增長,盲目地追求快速發展,帶來了很多的問題。 特別是,結構上的不合理,鋼鐵是最明顯的,拼命擴大產能。這幾年,鋼鐵下滑的非常厲害,鋼鐵企業的粗鋼價格、產銷量、以及需求都在往下降。我看了一個數 字,輪崗(音)賣到一噸一千五百塊錢以下,一公斤一塊八,一斤鋼是九毛,比白菜便宜。這不僅僅帶來了企業難以維持,整個環境的污染,關鍵是資源過渡消耗、 不合理地消耗,這將帶去很多年嚴重地問題。 所以,我覺得國家開始對這些高度重視,提出了“中國工業2025”的口號,就是要創新、要調整。實際上,“中國工業2025”參照的就是德國“工業 4.0”。1.0指的是蒸汽;2.0是組裝的生產方式;3.0是電子和信息化技術和高度的自動化;4.0是輕量化、智能化,特別是,汽車產業與信息通訊互 聯網這種進行融合。 同時,對于新能源戰略,國務院提出一個發展目標:2025年,新能源汽車達到300萬輛(現在保有量15萬輛),在國內市場份額要占到80%;還要 求,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2025年中國將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較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及產業群,基本完成 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而且,發展目標中特別提到了,要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核心技術零部件,先進技術工藝、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產業和研發的支持,把這個基礎工業和零部 件工業放在應有的位置。另外,提出了我們的戰略目標。2025年目標是,達到30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達到80%,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關鍵系統達到 國際先進水平,要實現車輛信息化、智能化;2020年目標是,實現車和設施之間的信息化。另外,對于電池壽命提到5千小時,功率達到每升2.5千瓦,耐久 性達到5萬公里。這個給下一步的客車發展提出的創新的目標。 我個人覺得,我們客車行業在整個2025年的大體系當中,創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個新能源客車;第二個是車輛網;第三客車主動安全技術;第四傳統客車技術升級。現在新能源客車這一塊兒我們可以說去年開始,今年也有明顯地感覺——就是在靠國家的政策支持。 實際上,現在走的路子對不對?這很難說清。我覺得,這里面還是有一些問題,像一哄而上就是問題。比如,剛才我所說的,很多沒有做過車的企業也在搞新 能源。新能源應該是有一定生產客車能力的技術上,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再來搞新能源,而不是一上來就直接做新能源。如果,直接搞新能源的話可能會帶來一些問 題。 另外,由于現在產量上升的速度這么快,電池也是一個瓶頸。現在電池的矛盾,除了產能之外,電池的技術水平、可靠性能不能滿足使用的要求?這要打一個 問號。現在我們看到了,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很多純電動車已經開始出現動力不足、行駛故障多、甚至停止使用退出市場的情況。但這兩年盲目上新能源車、過兩 年這些問題是不是也會顯現出來?這是一個問題。 還有一點是不是也大家需要商討和探討:像現在這種補貼方式到底合不合適?現在,國家就在出廠這個地方給補貼,你只要是純電動的,你只要是插電混合 的,我就給你一定的補貼。當然了,純電動的補貼多一些。加上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一些地方甚至買一些車型不用掏錢,去年甚至還有倒貼錢的現象,但現在國家 出了些措施。有一些生產廠家不會考慮能不能用,只是考慮賣得出去,拿得到補貼。買車的人也不考慮能不能用,只是想著我用不用能拿錢。這樣是不是有利于我們 新能源客車的健康發展?這個補貼能不能放在使用環節? 其實,我們有手段可以了解純電的行駛里程,可以通過行駛里程這標準,來制定一些政策和管理辦法,把補貼返給廠家,甚至返給零部件企業。如果,補貼用 在使用環節,用里程越多,用電的狀況越多,給你補的越多,這里也可以有一個限制的額度。這就使得制造廠家、零部件廠家,對這個車能不能用電來想辦法、做研 究。只有用電多,廠家能得到補貼,得到支持。我們是不是應該從這里反過來看這些問題? 因為,這種教訓太多了。拿到補貼后,這個車不管了,能不能用也不管了。還有后續問題,電池回收怎么辦?幾萬輛車出去,有多少噸的電池?這些電池回收處理,都會帶來一些問題。 最近交通部里就人提出來:這種回收電池的運輸算不算危險品運輸?所以,新能源客車的發展應該去怎么樣健康地發展?怎么樣抓住關鍵的技術?宇通在這些 方面做的真非常好。他們在新能源客車發展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對新能源電池的開發,及成立了專門新能源研究中心,在扎扎實實也真正把新能源客車做好。 我希望,新能源客車廠在技術創新、開發上,能扎扎實實地真正把新能源車做好。另外,我們不要忽略一個傳統客車的技術升級,傳統客車仍然是客車的主導 產品。客車行業的“中國工業2025”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新能源客車、車聯網、主動安全、傳統客車的技術升級。傳統客車技術升級包括了傳統客車的輕量 化、主動安全等方面。現在不少廠家已經把主動安全技術應用到產品上。技術創新上,我們不要去忽略了傳統客車,傳統客車仍然是客車的主導產品,這包括了傳統 客車的輕量化、主動安全等技術升級。我們在“工業4.0”上得到發展,但是在“工業3.0”、甚至“工業2.0”上面還要追趕。我們和別人還有差距,我們 要填補這個空白,補這個作業,所以在傳統客車上還是很多提升、創新的工作要做。 我們知道有個《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規定,這是交通部對運營客車的一個重要規定。現在增加了新能源部分,而且還是以交通部修訂版方式向社會 進行發布。增加的內容有幾塊:一是增加了對電池箱的滅火要求。在今年三月份推出的新能源客車推廣實施意見當中,也提出對動力電池箱滅火裝置,這個標準當中 增加了對動力電池箱的自動滅火裝置。這個產品現在也已經出來了,而且通過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的檢測,是具有檢測報告的。我們現在要求對純電力客車進行裝 置滅火裝置,這個裝置是要加的,如果不加上車是不能評級的,這是一個安全性的要求;第二,對新能源地板鋪料要用阻燃地板鋪料。我們也是擔心新能源一旦起 火,造成對車上乘客的傷亡,這也對安全性的要求;第三,對電驅動里程提出要求。混合動力客車采用40Km/h等速法測試的純電動工況續駛里程應不小于 50Km;純電動客車采用40 Km/h等速法測試的純電動續駛里程應不小于200 Km(超級電容、鈦酸鋰快充純電動客車除外)。 純電動客車及混合動力客車動力電池系統總質量與整車整備質量的比值不大于20%。這些數據在減免購置稅規定中能夠查到。我們按照這樣的要求對等級評定相關 客車進行新能源部分汽車的一個考核,這是我們一項對新能源方面的要求。 在安全方面,國家針對西藏高原制定了一個西藏高原汽車標準。為什么是青藏高原?西藏去年連續出現了兩項重大交通事故。按照西藏特殊地理環境制定了客 車技術要求,對發動機的要求:一是客車使用的發動機應進行高原標定,其標定的海拔高度不低于4000m;二是行車氣制動系統工作氣壓應不低于1MPa,氣 制動系統各主要零部件密封性試驗壓力應為1.2MPa;三是制動系中要求安裝前盤式制動器和緩速器;四是要安裝發動機倉高溫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裝置;五是 全部要安裝無內胎子午線胎、要有胎壓監測報警系統、前輪應安裝爆胎應急安全裝置;六是車內應配有乘客供氧系統等。 為什么要有這么規定?比如,這個管路氣壓提高之后,對于我們前盤、后盤甚至于光前盤的,就盤自動器自動效果大大提升。我們看過了,國外的氣壓提升之 后,對于前后都是盤自動器,比我們八公斤、九公斤的自動氣壓可以縮短7-8公里,同樣的車是有明顯地提高。所以對于西藏高原提高它的自動性,就有了提高自 動氣壓的要求。 我現在在做的工作是在對客車結構安全標準進行修訂,這是一項客車基本法,客車基本標準要求。這個標準對于輕型客車雙層客車和原來普通客車三項標準整 合之后參照歐盟的ECE201法規進行整合形成了我們現在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已經審查完了,已經報批國標委,這個標準是正在修訂的。 另外一個國家強制性的標準,已經報批了,就是客車滅火裝置配制要求。這樣的要求客車的企業都知道,現在后置發動機裝有客車滅火裝置,一旦高溫自動滅 火。我們這個標準,要求不光是后置發動機,前置發動機和金杯客車在駕駛員旁邊的發動機都要裝自動滅火裝置,可以說所有的進入市場的客車必須安裝客車滅火裝 置。不光是我們制定的標準,公安部也有這樣的要求,這個標準已經報批了。 另外,我們對鄉村客車也做的修訂。鄉村客車最明顯的兩點,在鄉村運營客車當中,運營客車當中就是指九座以上的客車,九座以下的客車不在運營客車標準 之列。這樣的話,有一些微型車,微型車作為鄉村客車,鄉村運營客車就不在我們標準之列,修訂的目的也是提高鄉村客車安全性。在山區鄉村里面還是有一些安全 隱患。 另外,配合新能源客車進一步地發展和要求,我們也規范新能源客車的生產、制作以及使用,因此我們有混合動力技術要求,還有純電動汽車通用技術要求, 以及考慮到清潔能源制定了液化天然氣客車要求,這些標準都已經屬于交通行業地標準,已經報交通部在審批了。另外,就講到客車阻攔地板,客車電池集裝器,為 了進一步提高客車逃生,我們增加了客車電子集床器,還有客車外推適應機窗,以及客車乘客報,客車塑料用機,客車應急錘,這一系列的標準正在制定,有一些已 經報批了。現在,還正在制定24.5寸的盤適應器的標準,也是國內第一次的制定。 總之,從客車技術創新,從標準管理和實施,修訂法規的目的就是使客車健康、持續地發展。雖然,客車市場最近兩年仍然有一段時間面臨著挑戰,我們想只要堅持技術創新不斷提高客車整車技術水平,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客車行業健康持續地發展。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