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制造的引領下,未來數字化工廠將是什么樣?昨天,在國際金屬加工展的配套論壇上,同濟大學博導、現代制造技術研究所名譽所長張曙教授拋出案例:一個面積僅1000平方米的廠房,每秒鐘生產1件產品,服務6萬客戶,廠房內有5000多個數據采集點,每天處理5000萬個數據,產品合格率99.9998%。這是西門子在成都建設的數字化樣板工廠。張曙建議國內企業做智能制造,不妨參考這個樣板。 張曙首先為智能制造澄清概念,不是所有的“機器人+數控機床”都屬于智能制造。機床必須帶傳感器,具有能感知震動、位移、溫度等的能力。 “互聯網+WiFi”也不等于智能制造,它們是智能制造的基礎設置,是手段,但絕非全部內容。離開物理的生產過程和實體設備,互聯網什么都生產不出來。 他說,西門子數字化工廠,是一座“自己生產自己”的工廠,產品開發借助軟件進行,數字化設計、虛擬組裝,“可見即可得”。產品數據通過網絡連接到質量控制、采購、物流等各個責任方,實時更新,線上有數千個傳感器采集工況數據,監控生產狀態。 張曙認為,中國推進智能制造和工業4.0,其核心是基于物聯網和無線通信的信息物理系統。智能制造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是機遇,但是千萬不能一窩蜂“大干快上”。中國制造當前首要的任務是加快工業2.0和工業3.0的進程。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從模仿和“山寨”圈子里跳出來,致力于創新,才能成為世界玩家。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