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 余鯤 2014年2月27日下午,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他強調:“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要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向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的目標不斷前進。”這無異于吹響了我國從工業社會邁向信息社會的號角,因為信息社會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信息經濟,邁向信息社會的過程就是信息化。所謂信息經濟,是以信息資源為基礎,信息技術為手段,通過生產知識密集型的信息產品(包括信息服務)來把握經濟增長、社會產出和勞動就業的一種最新的經濟結構。它被認為是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后最現代化的經濟形態。 強國的表現在哪里?是多方面的,但是經濟強是必要條件。當前,發達經濟體正在從工業社會向著信息社會轉變,經濟形態也從以工業經濟主導逐漸轉向以信息經濟主導。 中國要強,信息經濟必須首先強。 信息經濟的基礎是信息化智能化產品,只有它們賣得好,才有信息經濟發展。那么度量信息經濟就成了迫切需要,企業要把產品中的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帶來的銷售收入刻畫出來,才能更好地配置資源,政府把信息經濟從國民經濟中刻畫出來才能更好地宏觀調控,這把刻刀就是產品智商。2008年,我司提出產品信息化指數概念,2010年簡稱為產品智商,并指導有關單位注冊了產品智商商標。 誰來打造這把刻刀?由產品所在行業的公共組織,站在顧客采購的角度,為顧客量身定做。 產品智商是顧客采購決策輔助參考工具。像CAD、CAE、CAM一樣,這些都是為生產者服務的,有誰為顧客采購信息化智能化產品著想了?產品智商恐怕是第一個,智價比可以度量性價比,所以產品智商應該有廣泛的市場需要。不僅中國的顧客需要,全世界的顧客都需要。于是產品智商將成為既建立我國軟性行業壁壘又促進國際貿易的工具。 顧客需要,企業就會重視,就會優化資源配置,加強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使得產品和企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都得以提高。 在座各位企業代表,生產資料采購過程多以定制為主,似乎產品智商無用武之地。但是仔細分析產業鏈就會發現,生產資料通常是為其所有者的顧客提供加工生產服務,該顧客在選擇上游生產加工者時,該生產加工者的能力是其重要的選擇依據,這時生產資料的產品智商是該能力的重要體現之一。 以上思路凝結成《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中的一句話,就是“探索建立工業產品信息化指數測評服務體系”。具體執行的單位已經有三個,分別是消費電子產品信息化推進委員會、鍛壓裝備信息化推進委員會和低碳產品信息化推進委員會。 現在中國機械聯合會正看著你們,如果你們成功了,就可以在整個機械行業推廣。我真心祝愿你們成功!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