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郎利輝教授2014年3月21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召開的鍛壓裝備信息化推進委員會第二次執委會發言的PPT,供業內人士參考。
一、我國鍛壓裝備的現狀與發展 1、鍛壓裝備現狀 鍛壓裝備是國家重器:世界鍛壓工業的柔性自動化發展不斷加快。鍛壓設備廣泛應用于汽車、航空、電子、家電等工業領域,其中,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標志之一的汽車工業,被當今世界主要工業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列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其發展主導了鍛壓技術及裝備的發展,鍛壓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基本圍繞汽車工業的發展而進行。 柔性化的需求: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汽車更新換代的速度明顯加快,產品的市場壽命周期進一步縮短;與此同時,汽車變型品種日益增多,現代汽車工業生產日益呈現生產規模化、車型個性化,車型批量小、車型變化快、多車型共線生產、車身覆蓋件大型化一體化的特征。傳統的加工單一品種的剛性生產線顯然已不適應這種特征和市場形勢發展的要求,其升級換代產品具有高柔性和高效率的自動化鍛壓設備,成為世界鍛壓技術及裝備發展的主要潮流。 2、鍛壓裝備發展趨勢 美國、德國、日本的汽車工業如此發達,得益于其鍛壓技術及裝備的領先地位。當前的世界鍛壓技術及裝備向以下幾個方面發展: 1)鍛壓設備自動化、智能化; 2)高速化復合化相結合,提高生產效率; 3)鍛壓設備控制系統集成化; 4)注重環境保護; 5)提高工藝模具技術。 3、我國鍛壓技術不足及發展 1)冷沖壓方面 大型多工位壓力機缺乏,使沖壓線效率低,占地面積大,工作環境差,智能化控制水平低是我國沖壓行業與發達國家主要差距之在。 2)熱鍛方面
大型自由鍛造的設備能力過剩,設備布局分散,利用率極低,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低,鍛件加工余量大,工人勞動條件差,勞動強度大。 汽車車身覆蓋件沖壓向單機聯線自動化特別是大型多工位壓力機方向發展。 大型自由鍛造向數控化、高精度化、專業化發展,用精鍛和冷溫擠壓逐步代替中小自由鍛件。 大力發展壓力機熱模鍛自動線技術。 二、智能制造及在鍛壓裝備上的應用 1、智能制造裝備的內涵和特征 內涵:智能制造裝備是具有感知、決策、執行功能的制造裝備,它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智能制造裝備是實現智能、綠色制造的必要保障條件。 特征:對制造過程狀況(工況或環境)實時感知、處理和分析能力;實時辯識和預測制造過程狀況變化的能力;根據制造過程狀況變化的自適應規劃、控制和動態補償能力;對自身故障自診斷、自修復能力;對自身性能劣化的主動分析和維護能力;具有參與網絡集成和網絡協同的能力。 2、智能制造發展重點 9大關鍵智能基礎共性技術,圍繞感知、決策和執行等智能功能的實現,針對測控裝置、部件和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裝備的開發和應用,重點突破九大共性、基礎關鍵智能技術。 主要包括: 1)新型傳感技術 2)模塊化、嵌入式控制系統設計技術 3)先進控制與優化技術 4)系統協同技術 5)故障診斷與健康維護技術 6)高可靠實時通信網絡技術 7)功能安全技術 8)特種工藝與精密制造技術 9)識別技術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